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历史上,德意志、法兰西两个民族曾因多次发生战争而结为世仇。二战后,德法两国走向和解,并于1963年签订了友好条约。20世纪60年代,德法关系在曲折中向前发展。之所以曲折,是由于两国政府中的各派在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共同体发展方向上出现分歧所引发的。两国关系是在分歧协调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2.
内外兼修,打造师者文明仪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武 《职业》2008,(15):111
古人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大旗下,教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师者",更是传承文明的楷模.  相似文献   
143.
德意志统一只能是一场内部军事、政权势力与敌对的外部军事、政权势力之间的较量。德意志资产阶级与容克阶级之间的妥协 ,决定了帝国的妥协性。德法矛盾产生有三个原因 :德意志民族主义 ;普鲁士军国主义 ;未来的帝国联邦主义政治结构。德法矛盾对德意志帝国以及整个欧洲格局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4.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承载着人的生命价值,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数量供给充足有余,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出台,但仍未有效制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道德约束成为弥补法律缺陷的不二之选。德法并举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必要手段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5.
引起广泛关注的“德法之争”,既是伽达默尔和德里达两个人的争论,更是哲学诠释学和解构主义两大思潮的交锋。在我国,对这两种思想及其翻译观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理论的深入理解与反思,以及利用理论解读文学译作的层面上。文章在此基础之上,在“德法之争”的语境之下,以译者的地位与作用为切入点,探讨两种翻译观下的译者表现,认为译者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译者不应把某种理论奉为圭臬,而应结合翻译实践更好地发挥自身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6.
孙艺源 《社区》2023,(16):36-36
宽阔平坦的道路、干净洁白的墙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走进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城厢镇文笔社区安居小区,干净优美、舒适安谧的环境与之前的脏乱不堪大相径庭。在天全县,像安居小区这样旧貌变新颜的老旧小区还有不少,大家都说这得归功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有效助推了老旧小区的改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面子”和“里子”一样漂亮。然而,许多城市里的老旧居民小区,因为修建时间久远,受当时设计、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出现基础设施落后、墙面斑驳、居住环境差、无门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7.
苏冠中 《理论界》2023,(6):24-30
恩格斯认为《德法年鉴》时期的马克思已经转向共产主义,并将这一共产主义界定为“哲学中产生的党派”,称马克思为“有学识的共产主义者”。通过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与共产主义关系的实际考察,我们发现虽然此时的马克思并未把共产主义当作明确的思想或政治主张,但恩格斯的观点实际上不仅把握住了马克思思想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的“现实”,更把握住了这一共产主义是从“哲学中产生的”这一关键之点。事实上,只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真正从哲学中产生的,是“建立在健全的哲学原则的基础上”的,“是新黑格尔派哲学的必然产物”。更重要是,“哲学中产生的党派”实际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规定,与马克思、恩格斯后期对“党”、对“马克思主义者”的本真性认识遥相呼应,对于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认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8.
《德法农民问题》一书,为经济落后的国家在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今天,它仍是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49.
《德法年鉴》时期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其理论视野逐渐从“天国”到“尘世”、触碰人的解放的重要节点。沿着文本的印迹,可以看到:马克思以宗教批判的武器穿透“天国”的迷雾,摆脱了宗教世界;面对德国历史运动的局限和政治解放的内在限度,马克思以政治批判的武器跨越了政治国家;面对市民社会原则的化身和人的异己本质的流露,马克思“沉入”市民社会,抓住了当代问题的根源;在探索人的解放的过程中,马克思找到了人的解放的领导力量和普遍路径。马克思在研究视角从宗教世界、政治国家、市民社会到人的解放的不断转换中,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150.
青年马克思在1842年至1844年初先后参与撰稿、主编了《莱茵报》并筹办了《德法年鉴》,在此期间,马克思自身实现了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的办报思想中对人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1843年是这种变化产生的重要时间点。从《莱茵报》上关于《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的七篇通信到三篇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办报思想由资产阶级民主语境中的人民报刊转向对公民与市民二重身份相统一的社会主义语境下人的复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