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674篇
理论方法论   143篇
综合类   1000篇
社会学   61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20世纪家庭题材小说反映了社会转型阶段家庭伦理文化的变异状况.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夫妻关系的变动表明:中国家庭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纵向结构,逐渐变迁为以夫妻感情为基础的横向结构,家中的伦理关系逐渐由"主-客"关系向"主-主"关系转化.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变动趋势,为构建和谐家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2.
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知识化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都把教育看作全党全社会的大事,始终把教育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予以高度重视,因而教育改革是我国整个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改革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各项改革措施,真正使受教育者正确掌握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法,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将全民族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创…  相似文献   
43.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礼"的传统源远流长。"礼"的起源很早,但起初它并不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而是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政治色彩。"礼"成为伦理学范畴,是经过夏商周三代直至孔孟才得以完成的。孔子在维护"周礼"的努力中对"礼"之深层的精神内核进行挖掘和创新,使之成为伦理关系的理想模式;孟子设计了由仁、义、礼、智构成的德性结构,使原来外在的"礼"内化为本心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  相似文献   
44.
罗国杰先生一直关注教师道德问题。他认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这是由这一职业特殊的使命和道德养成的特殊规律所决定的。今天的教师道德,主要内容包括: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他对于教师道德的阐发和践行,为我们履行好教师的职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指明了方向。学习先生关于师德的思想,就是要始终对教育事业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对学生怀有一颗关爱之心,对自己的能力和品德有一颗不断进取之心。  相似文献   
45.
46.
实现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美两国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两国为实现教育公平必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运用当代西方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美教育的差异,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确保每一位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确保所有的受教育者拥有相近的教育机会,通过公平的程序挑选人才并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补偿。  相似文献   
47.
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教育伦理是对技术伦理视角下教育伦理的再塑,主要面向解决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困境。应用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五种规范伦理学进路:功利论、义务论、契约论、正义论和美德论,以该理论为基础分析人工智能教育当前主要伦理困境,呈现出功利主义技术观与非功利主义教育观的矛盾、技术与教育多重主体行为的矛盾、技术正当性与个人权利的矛盾、技术引发教育平等与社会不稳定性的矛盾、技术动机与教育本质的矛盾,需从制度、个体和组织三个层面建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48.
效果主义、义务论和契约论并非伦理学反思所仅有的形式,伦理学反思如果采取其他的形式也许会更有成效。美德伦理学有可能就是这种更有成效的理论形式。美德伦理学可以分为非道德的美德伦理学和道德的美德伦理学。前者以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学为代表,其核心的美德概念和道德的规范或法则没有明显的联系。后者以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弗朗西斯·哈奇森的美德伦理学理论为代表,其美德的概念和道德上正确或错误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美德伦理学家更关注美德和行动正确性的关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更强调美德,而不是行动的效果在决定一个行动正确与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一、厄索斯(ethos)厄索斯(ethos)来自古希腊文εθοc,一般具有习惯、习俗、气质、性格和性情等含义。ηθοc的形容词ethikos、ethika是有性情的、有品格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伦理学”就是对ηθοc的改写而来。于是,在哲学伦理学中ethos就直接作为表达“伦理”的术语,其世俗的含义指流传而来并共同塑造人的交往形式的生活习惯、礼俗规范和伦理价值与道德意识。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把ethos作为演讲者在听众面前显得“确信”的三种品质倾向:(1)通过演讲者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表达出来的确信品质;(2)通过激情洋溢的语言暴力表现的确信品质;(3)通过“逻各斯”,即正确的推理和证明程序表现出来的确信品质。  相似文献   
50.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它以人的思想行为形成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虽作为两门不同的科学,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但实际上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学科交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二者对于人的反身性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追求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的最本质需求,客观上要求人们对自我反身性进行建构,而这种建构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引。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伦理学的学术使命以及价值体现。文章就如何更好地发挥二者对于人的反身性的建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