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2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67篇
社会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1.
徽州名儒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继承儒家"孝"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孝是百行确立的基础,是"忠"之本,是强国固本的基础,因而非常重视孝道。徽州名儒对践行孝道的方法也进行了总结,认为应将孝贯穿于先人生死两界,应用物质载体和形式承载孝道,长辈应对晚辈言传身教,晚辈对长辈应行孝尽孝。徽州名儒围绕孝所开展的活动,对徽州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全社会表彰和宣传孝道,严惩不孝者,将孝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各种形式的祭祀表达对祖先的孝思。徽州地区孝风盛行,"孝"维系了徽州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维护了徽州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无"中"不契约,契约中的第三方参与者——"中人"在职能与称谓上不断演变。在乾嘉时期的祁门地区,中人的中资大约是总交易额的3%至10%,一般由获得交易钱财的一方支付或者交易双方平摊。中人是否收取中资,多与其社会来源以及功能的发挥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短短数十年中,数据库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越来越多的领域要求建设符合使用需要的各类数据库。在文书相关领域,数据库建设也同样受到重视。此方面,徽州文书的研究者成为先行者,2007年,黄山学院启动名为《徽州文书整理及管理软件研究》的人文社科项目,将校内所存徽州文书建立特色文献数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各类文集、方志、金石碑刻,尤其是元代新史料《新安忠烈庙神纪实》的解读可以发现,徽州著名的汪王信仰肇兴于北宋时期,在南宋朝廷的不断敕封之下,汪王神才经历了从新安“土神”到忠义“武神”的正统化演变.进入元代,汪王信仰进一步呈现出明显的“行祠化”特征,并在元末出现了“宗祠化”趋势.宋元时期徽州汪王信仰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神主本身所具有的浓厚地方性,但也是不同历史时期地方社会与中央王朝之间交错复杂的政治关系的体现,并见证了地方精英群体的发育过程及其内在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一般认为在明清时期徽州村落的主要居住者均为同姓宗族,少有他族,但在徽州市镇中表现出诸多宗族共生的生活状态.以岩镇为例,有多达十数个宗族在一地同居生活,这些宗族和谐共生,形成稳定的社会生活状态.宗族共生状态的形成与稳定不仅受到了当时徽州宗族社会整体的影响,也有岩镇地区独特商业氛围的作用.从这种状态本身探寻其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可以从另一角度阐述宗族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并管窥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8.
徽州版画是由古代徽州书画家、刻工、印刷人员、书坊业主共同努力,经过长期乃至好几代人开创出来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技艺、风格上有相对的沿袭和稳定性。在结构上以单线为主来叙事铺陈。重视诗情画意。它既有文人的书卷气,又有民间稚拙的味道,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艺术财富。徽州版画以其精工细腻的技法风靡一时,它一出现便以全新的面貌影响和推动了整个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徽派版画的形成与发展,与徽州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化经济,尤其是繁荣的徽商活动所奠定的物质和经济基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清水江文书的收集、整理和出版,越来越多的文书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学术界的重视。如何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文书成为一大问题。同时,传统的文书征集方法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探索建立有别于其他文书保护模式的清水江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