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康德而言,崇高意指人同无形式的自然表象进行较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自我超越的生命形式,其最终在人就是创造的最后目的的意味上肯定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在人类的天性中为崇高寻找先验的原理,这是康德在西方崇高学说史上独树一帜的魅力所在。可以说,这一运思智慧与康德所建构的先验哲学的根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它不仅使康德对崇高与优美的异同作出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分辨,而且最终把康德与曾经影响过他的经验主义美学家柏克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2.
张保宁 《唐都学刊》2011,27(3):119-120
诗、书、画三者,乃中国文人浸润灵魂之芳泽,亦是其抒写性情之才能,更是其艺术心智之结晶。凡为文人,诗、书、画之三技者,或擅其诗,或擅其书,或擅其画,诗、书、画三者兼而得之者,可视为通才——艺术创造方面的通才,而非今之所谓学问家者流所提倡的通才。  相似文献   
13.
随心意纵横     
近日听来一则故事: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吧!”小和尚说。师父答:“等天凉了,随时!”中秋,师父买来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小和尚喊:“好多种子被风吹走了!”师父答曰:“吹走的多半是空的,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播完种又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相似文献   
14.
许鑫  张璇 《中国民族》2013,(12):22-25
他神采飞扬,沉潜积累在下乡务农的”知青”时光,自强自励在矿山掘煤、宣传鼓劲的青葱岁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的朴实信念引领着他。25岁被选送到其青团中央工作,而后开启精彩的仕途之路:历任共青团中央常委、全国青联秘书长、  相似文献   
15.
《新少年》2011,(12):36-36
新年就要到了,很多人喜欢用赠送贺卡的方式为朋友们送上祝福。常规的贺卡与树木的关系是,每一万张贺卡,消耗三棵十年生的大树,而贺卡的“生命”也就是短短的几天。让我们把保护森林、爱护树木当做送给地球的新年礼物吧,看看新年贺卡是否也可以既环保又新颖!  相似文献   
16.
山水画的对景创作是对景写生的提纯和生化阶段,是从自然物象的形象入手的.脱离了物象而一味地追求内在精神,会失去自然的客观存在而成为空洞虚无.故而需要在心意状态的调节下,把主客观进行合理调配,符合自然物理服从画理规律.  相似文献   
17.
“意”概念是中国哲学中非常重要的词语之一。区别于古典时代,严复以诠译方式对“意”概念的哲学内涵做了新阐发。其中涉及三方面内容:一是在意我关系上强调“意”为心之主,并借此以“积意成我”的思想对“万物皆备于我”进行新阐发;二是针对意之运行过程,严复分别考察了觉、感、情、思、志之间的关系,描述了一个复杂多元的意识活动过程;三是对意志与行为关系问题进行分析,指明人之行动过程是志与事之统合。志为行动之开展提供意义与方法,而事意味着行动得以开展的客观要素,完整的行动过程是志与事之统一。严复对“意”的诠译激活了中国传统中“意”的概念,同时为中西哲学之融通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考察萧红这一创作主体的自觉性,发现“艺术的心意“是萧红成熟自己独特风格的关键所在。首先从资料中梳理出萧红对“艺术的心意“的表述,确定其具体含义:“向着‘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并以此为圆心,理顺萧红关于创作冲动、情感取向、创作出发点、题材选择等方面的观点和主张的内在统一性。然后通过细读萧红的作品,找出“艺术的心意“的展开方式——日常性叙事。  相似文献   
19.
品味心意     
沈星 《可乐》2010,(1):75-75
收到过最贴心的一份礼物,是朋友手制的提拉米苏。打开礼盒时,跃然而出的甜香与惊喜,让我像个小孩子一样兴奋不已。那并小是一个很熟的朋友。我感叹她的手艺与用心,女孩子腼腆地笑笑:“很简单的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突厥语大词典》中无形心意民俗(民众精神文化)的词条进行分类探讨,其中包括民间知识、民间信仰、宗教、迷信,以及民众的伦理观、道德观等,兼及部分口承民俗——传说和谚语,是通过文本民俗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