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08篇 |
免费 | 237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17篇 |
劳动科学 | 117篇 |
民族学 | 217篇 |
人才学 | 609篇 |
人口学 | 74篇 |
丛书文集 | 2603篇 |
理论方法论 | 696篇 |
综合类 | 8040篇 |
社会学 | 2362篇 |
统计学 | 1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160篇 |
2022年 | 177篇 |
2021年 | 288篇 |
2020年 | 207篇 |
2019年 | 250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228篇 |
2016年 | 281篇 |
2015年 | 520篇 |
2014年 | 1075篇 |
2013年 | 981篇 |
2012年 | 1105篇 |
2011年 | 1263篇 |
2010年 | 1284篇 |
2009年 | 1272篇 |
2008年 | 1431篇 |
2007年 | 997篇 |
2006年 | 898篇 |
2005年 | 792篇 |
2004年 | 690篇 |
2003年 | 608篇 |
2002年 | 510篇 |
2001年 | 474篇 |
2000年 | 425篇 |
1999年 | 216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家庭暴力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引发家庭暴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历史因素、家庭现实因素,还有不容忽视的家庭成员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2.
由于三胎政策、新潮思想兴起以及国民的新三座大山带给人民的压力,部分女性在生育后会患上产后抑郁症,同时,有研究表明,孕产期焦虑十分容易诱发产后抑郁症。因此,缓解产妇孕产期焦虑有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本文旨在研究社会支持对孕产期焦虑的影响,以心理弹性为中介因素,并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两个维度出发提出降低孕产期焦虑、促进产妇在生育后更快恢复身心健康的措施,来切实帮助女性群体缓解孕产期焦虑,增强我国女性生育意愿,促进我国人口数量可持续增长。方法:将达州市中心医院的30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滚雪球的方式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获取研究对象在孕产期间与本研究相关的数据,了解研究对象的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以及焦虑三方面的情况,探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促进我国孕产妇的生育健康提供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93.
随着目前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和心理压力也在增加,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学校关注的重点内容,对其进行合理地分析以及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心理的疏导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高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高职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有问题的高职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4.
作为特殊的思维主体,历史学家的思维结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从个体角度看,史家历史思维系统内在心理因素具有三个层次:内隐动力层、理性智慧层和信息概念层。每一层次在史家历史思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形成史家独具个性的历史思维图式。从社会角度看,史家的历史思维并不是单纯的个体思维,而是受历史、社会、阶级、学派等多重因素制约,具有明显的群体社会化特征。从思维序列看,历史理解、历史判断和文本表达构成了史家历史思维递进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史家历史思维能力与结果即贯穿在这一过程中。 相似文献
95.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探索一条全方位、多层次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那就是以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阵地,开展各种旨在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学团活动;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为贫困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96.
学习倦怠指的是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但又必须要学习,进而出现厌倦、沮丧以及疲乏等逃避学习的行为。据调查,很多中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的情况,这将对中职教育的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职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通过心理导向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97.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