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36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123篇
管理学   1927篇
劳动科学   112篇
民族学   213篇
人才学   550篇
人口学   73篇
丛书文集   2605篇
理论方法论   690篇
综合类   8097篇
社会学   2310篇
统计学   14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1081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100篇
  2011年   1269篇
  2010年   1275篇
  2009年   1277篇
  2008年   1433篇
  2007年   1004篇
  2006年   903篇
  2005年   800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41.
个体差异与心理契约违背感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个体根据对心理契约违背程度的感知调整其行为.本文对心理契约及其违背感知进行界定,并把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个体差异的视角分析了心理契约及其违背感知.通过构建存在个体差异的心理契约违背感知模型,从人格差异、警觉性差异、归因风格差异、自尊差异、工作年限差异、性别差异和受教育差异等七个方面,来分析个体差异与心理契约违背感知之间的关系,强调重视个体特征、加强沟通交流和建立组织文化的重要性,据此得出具有政策性指导意义的启示,对心理契约违背感知理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2.
白艳莉 《兰州学刊》2012,(12):103-108
心理契约是分析组织——员工间雇佣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心理契约本质是员工对其与组织间雇佣关系持有的认知图式。雇佣关系建立初期是员工心理契约形成的起始,在员工进入组织工作后逐步完善,在雇佣关系变化过程中心理契约呈现动态演化趋势。心理契约发展演变对组织管理有着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943.
郑学琴 《云梦学刊》2012,33(4):87-89
关注人的生命,预防员工发生心理危机,构建企业员工心理危机防护体系,是维系企业安定有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引导年轻的新员工尽快适应企业的新环境,转变观念,构建企业心理危机防护体系的主动模式以及构建预防企业员工心理危机的多级防护体系应是企业预防员工发生心理危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44.
近年来,我国社会转型加速,公务员面临的矛盾问题凸显,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空前加大,使其普遍感受到较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比普通人更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研究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心理调适的方法,对于提升公务员的素质,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5.
影响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是大学生村官的孤独感与挫折感相交织。大学生村官心理误区克服的关键是调适与塑造相结合。做到调适心态、转换角色,塑造自我、责任到位,完善自我、优化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地优化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促进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46.
李茜茜 《东南学术》2012,(3):208-215
冯延巳词在情感表达、心理空间的封闭与拓展方面皆突出地表现出"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的特质:一是在情感表达方面,冯词在沿袭五代词风惯有的绮艳风貌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立于五代风格的深刻内蕴;二是在词作心理空间的拓展方面,词人总是将情绪囿于封闭的空间之中,但是又于其中寻求情绪的释放口,并使之达到绵长释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7.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传媒应该坚定传播传统文化的信念,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在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受众的求知心理、求实心理、求乐心理和求异心理,丰富传播传统文化的方式,同时也应积极发挥传媒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94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疗愈的形式也有所变化。虚拟现实技术凭借其虚拟性、沉浸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作为艺术载体始见于艺术疗愈方案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建设工作,提出了社区心理服务的概念。虚拟艺术疗愈为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海南省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创新性研究拓宽了渠道。本文通过阐述虚拟艺术疗愈的必要性,探讨了虚拟艺术疗愈介入心理治疗领域的多种形式,分析目前海南省社区艺术心理服务现状,提出海南社区虚拟技术下艺术疗愈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949.
刘芳  弓民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169-170
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思潮的相互融合,形成了当代我国民众所特有的审美心理特性.我国民众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独特的喜好,如美善相乐、自然朴素、情景交融等.发现并合理地运用这些独特审美因素,对满足我国大众消费的特殊需求和创造当代中国设计性格都十分重要,这是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点之一.  相似文献   
950.
科学的核心问题是合理性问题.有关科学的一切问题及思考无不与合理性密切关联.合理性不等于理性.合理性在于运用理性和非理性的一切手段和方法达到某种最佳目的.其实,理性和非理性的划分也只是宏观层面的二分,这一直被看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般看来,理性无疑是科学的主导和统帅.但是,当我们转换视角,就会发现,以逻辑为内核的理性不可能单独完成对科学的构建,没有非理性因素,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的介入,也就没有今天的科学.理性和非理性就像王子和公主的舞蹈,只有在和谐的旋律中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至美的境界.从学理上讲,一切过分强调理性或过分强调非理性的关于科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但是,这与我们今天仍然强调理性对于科学的重要性并不矛盾.在一个缺乏理性或理性发育不健全的社会中,有良知的学者仍然需要大声疾呼,为理性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