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8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管理学   1960篇
劳动科学   117篇
民族学   225篇
人才学   572篇
人口学   72篇
丛书文集   2613篇
理论方法论   743篇
综合类   8146篇
社会学   2431篇
统计学   14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97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244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1118篇
  2013年   1022篇
  2012年   1138篇
  2011年   1304篇
  2010年   1314篇
  2009年   1311篇
  2008年   1473篇
  2007年   1023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808篇
  2004年   705篇
  2003年   617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429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医院是知识型员工高度聚集的组织,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方面表现出特殊性.心理契约管理就是研究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需要,通过构建医院与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满足知识型员工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42.
笔者基于翻译的“符号转换”和“意义再生”的“跨文化交际”性质,从认知与交际的功能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以语言文字“心理剖析”先明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论”与以“语用推理”确定行文“最佳关联”的“关联论”在本体论和方法论阐发上的殊途同归。论证了行文“心理事实”的“剖析”结果与“最佳关联”的“推理”结果,都是语言符号转换的“依据”和意义再生的“本源”,旨在揭示“剖析论”高屋建瓴,“关联论”条分缕析,所遵循的都是以原文意义“再生”为取向的“忠实”原则。“剖析论”与“关联论”一样,对指导翻译和翻译研究与批评具有潜在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3.
44.
融合教育是教育管理、观念现代化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试从融合教育的理论根据、实施模块诸方面进行探索,分析了融合教育流程的各个环节及教学的规范和原则,指出融合教育中聋哑学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5.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民族审美心理世代相继,绵延不断,其恒常性和稳定性十分突出明显。究其决定因素,乃是一个民族生活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独特的物质生产方式,而独特的物质生产方式是最终极的根源;并且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与审美情感方式所使然。  相似文献   
46.
在1989年进行的“实习心理调适与强化”的课题研究基础上,以实际调查数据为根据,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如何从心理调适着手,强化实习效果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7.
再谈历史心理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心理史学,心态史学和历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虽不相同,但都把历史心理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有必要将三者结合创立历史心理学。历史心理学研究历史上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及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论医学模式的演变与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实务领域,自诞生之日起,其内涵就始终在不断的发展与丰富.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受到了医学模式发展的深切影响.本文主要对医学模式的演变与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医学模式由传统向现代模式的转变,使医务社会工作的内涵得以深化,理念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49.
《现代交际》2005,(6):32-33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下面15个问题如实回答,然后对照后面的分数统计表计算分数,再看分数评语,你就会知道自己是否善于交朋友,以及人缘如何。  相似文献   
50.
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就是消费者。因此,作文应心中有读者,就是要虑及读者阅读心理,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在写作时,不妨“扪心自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