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08篇
劳动科学   84篇
民族学   122篇
人才学   104篇
人口学   653篇
丛书文集   626篇
理论方法论   321篇
综合类   1543篇
社会学   772篇
统计学   4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志愿服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代表的助人和自助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但在目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动机不纯,导向作用不清晰;活动内涵待深化,育人功能不到位;活动持续性差,载体作用发挥缺乏稳定性等.文章从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和激励、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建立服务基地、搭建活动平台、打造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品牌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2.
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关于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为个人主义抑或集体主义的困惑,源于学者一直受一种二元对立范式的指引而欲图对这两种相反的取向做出取舍。从社会学中有关家庭结构的比较,可以演绎出中国人在社会行动上呈现的复杂结构。这一复杂结构由家长权威、伦理规范、利益分配和血缘关系四个变量之间构成的制衡关系所组成,它使中国人的社会行为不宜用任何一种单一的取向来概括。因此,只有打破原有的二元对立范式,才能深入系统地解释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才能真正认识中国社会及其变迁方向。  相似文献   
153.
本文是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的动因探索:通过社会行动的法与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关系解读》一文的基础上所做的更进一步的研究,仍以非政治公共领域的主体行动为支点,在非政治公共领域的制度与法律之间搭建桥梁,并通过主体行动实践在这几者要素之间的博弈分析,揭示非政治公共领域主体是如何通过行动实践促使社会结构变迁和转型的,从而进一步探索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转型之潜在动因,并试图对社会行动理论做更深入的诠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4.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哈贝马斯在 80年代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 ,其实早在他 60年代初的著作中就有了萌芽 ,他的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思路是 :“公共领域”于 18世纪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 ,但随工具理性的过分扩张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统治使“公共领域”渐趋衰落 ,交往理性受到压制。要化解现代社会的危机 ,根本出路在于重建交往理性。本文指出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也适用于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55.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战略高度,转型发展、优化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区域,是碳排放的主要阵地,城市转型低碳发展已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根本趋势。长沙作为全国首批"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和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低碳发展、创建低碳城市已成为其新时期的发展新使命。基于此,笔者在分析长沙低碳城市创建的现实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城市低碳转型的的发展思路,制定了长沙低碳城市创建的战略举措,希望能为长沙市城市低碳转型和加速推进低碳城市创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6.
志愿失灵:组织理论视角的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人们普遍将社会治理的希望转向志愿组织。然而,志愿组织也存在着志愿失灵,并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从组织理论的视角看,志愿失灵的原因是多维的,主要表现在组织诞生的先天不足、组织环境的后天不利、官僚制倾向的组织结构、领导无力、决策失败与沟通不畅的志愿过程以及组织停滞等多个方面。所以,从组织本身入手进行治理,再造志愿组织,将是志愿失灵的有效治理之道。再造志愿组织要从组织文化、组织流程、组织结构和组织适应性等多方面进行彻底改善与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157.
韦伯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理性存在与非理性存在的统一,是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载体。在此人性论基础上,韦伯诠释了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体现在:人是社会行动的主体,人通过价值观念和社会行动影响社会;社会是人存在的“场”,社会通过秩序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和自由。文章认为韦伯的观点既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58.
20世纪美国政府对就业政策的调整实质就是通过政府干预对劳动力供给进行调节.美国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它验证了政府对就业市场的干预是促进经济良性运行的有效手段,从行政管理、反歧视等方面提供了借鉴.中国的改革应避免美国政策调整中的应急性等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9.
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的管理运行机制,是顺利开展大学生志愿支教工作的重要保障。在此将管理学中的项目化管理理论运用于大学生志愿支教工作中,解决了大学生志愿支教活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以华侨大学学生志愿支教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志愿支教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0.
全球环境治理是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其治理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治理模式也由原有的国家中心治理模式向有限治理模式、网络治理模式发展,呈现多方向的新变化。除国家政府之外,就国际组织而言可分成政府间国际组织(IGO)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INGO)两种。文章将探究在全球环境治理问题上是否政府间国际组织可以替代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并以绿色和平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两大组织为例,从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治理体制的功能需求方面进行案例对比分析与治理有效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