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73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280篇
丛书文集   716篇
理论方法论   237篇
综合类   1955篇
社会学   268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我国刑法采取传统性别模式评价性侵犯罪,在应对新型性侵犯罪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通过对刑法法意和性权益保护方式的分析,发现由于受制于单一性别模式,强奸罪立法规定存在不足,具体体现在法益保护、犯罪行为方式、犯罪主体对象划定、涉性犯罪的概念位阶等的规定不周延,以及罪名体系不统一方面。强奸罪的立法完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取消强奸罪的性别限制;扩大强奸罪行为方式;强调对不同性别人群的性权利予以同等保护,从而实现对不同类型性侵犯罪行为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62.
证券分析师个人特征是其能力的重要表征.文章选取2007-2014年我国资本市场相关数据,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的性别对盈余预测偏差的影响,以及盈余预测偏差的时间序列特征,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整体上男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偏差大于女性分析师;第二,男性分析师对于盈余预测偏差的纠正能力高于女性分析师;第三,随着对公司跟踪时间的增加,男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偏差下降速度更快.研究结果说明,对于分析师跟踪时间较短的公司,女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偏差较小,而对于受分析师长期跟踪的公司,男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结果更准确.研究结论对投资者依据分析师性别判定其盈利预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给樱桃以性别》是一部典型运用多种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将历史、现实、未来合为一体,对爱情、欲望、性别身份、历史、时空等现代主题进行了哲理性探讨的文本。从图像叙事的角度分析小说中呈现的图像符号及其意义,能够揭示它们对传统性别身份的解构以及温特森通过视觉形象对身份主题的艺术性表达,从而取得图像叙事与文字叙事的互文效果。  相似文献   
64.
常州道情不仅是一种地方曲艺,更是常州人曾经的文化符号。文章针对常州道情存在的文化、性别、流派“三大缺失”,对百余年来常州地方曲艺出现的生存危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性探究。  相似文献   
65.
女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女性发展与人类文明在双向催化中互促共进,共同创造和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要从文明生成和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国女性故事书写与传播,推动性别传播在促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中国理念全球理解、实现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新时代的性别传播不仅应坚持价值守正、推动开放合作,还要努力发展两性权利、探索话语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彰显巾帼力量,共同描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66.
和谐社会视野下性别平等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性别平等的实现过程。实现性别平等,是促进妇女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要实现性别平等必须做到:把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并实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制定强制性、优惠性和福利性政策;完善职工生育和养老保险制度,减少性别亏损。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67.
68.
族裔性的追寻与消解:当代华裔美国作家的身份政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文化身份理论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观照下,对赵建秀、徐宗雄等华裔美国男作家和汤亭亭、谭恩美、任璧莲等华裔女性作家的族裔认同和文化书写策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对比研究和辨析。揭示出作家们族裔、文化身份的追寻或消解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立场的政治,是性别政治与文化政治的纠结;提出在世界依然存在诸多不平等的当下,华裔美国文学应该以对性别、种族、文化的共同关注为己任,张扬族裔文化特性,争取与其他文化平等对话的权利。  相似文献   
69.
70.
习传进 《江汉论坛》2006,(9):124-12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非裔文学批评,作为一种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话语,也属于一种文化身份批评或文化身份话语。文化身份批评探讨文学与身份认同的关系,分析文学对身份建构的启迪意义。这里的身份包括性别身份和民族身份。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的民族身份与性别身份观念,与后现代主义及与之相关的后殖民理论有着内在关联性、一致性和矛盾性。这些理论都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种族观和性别观进行了批判和反省,对身份的认同与建构进行了深层透视,力图颠覆欧洲中心主义的种族、性别本质论,走向文化身份的建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