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71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279篇
丛书文集   702篇
理论方法论   224篇
综合类   1918篇
社会学   260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00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严歌苓的《妈阁是座城》与张翎的《阵痛》两部小说以家族伦理寓言神话,女性情感体验与历史记忆,对两性个体人性的复杂嬗变进行批判与反思;两部小说诠释纯洁的母性关爱伦理是人类“完整的人”的人性善根,男性“大我”赌性顽疾和着金钱物欲的变异对现世代人性的破坏力。从家族基因遗传对民族性与人类性进行开掘,呼唤现世代人类心性的“母性归属”。以母亲强大自我内在性的、超验性的人性张力,揭示母亲以大地般的坚韧与顽强、博爱和圆融,迸发出的母爱精神的“永恒能量”。  相似文献   
992.
性别意识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风起云涌的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但在多数梳理那一时期文学批评的论著中,则被遮蔽或淡化了。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性别意识作为文学研究的基本坐标,突出文学的两性平等价值,推动了文学创作和理论的繁荣,并为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辩证汲取奠定了基础,促成了性别意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逐步呈现出价值取向明晰化、评论话语语境化及批评方法多样化的特色,是一种具备了连贯性、现代性及学术性的批评思潮或流派。  相似文献   
993.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缺乏性别身份提示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本身具有的性别刻板印象能影响他/她对信息解析或理解的方式,刻板印象常常使它的对象受到先入为主的对待,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94.
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障碍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障碍及原因分析问题,我国一些学者们曾从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及教育学等角度作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但作为弱势群体的贫困地区女童,其就学障碍的原因还与人们的社会性别观念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结合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分析贫困地区女童就学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上存在的变相的性别歧视、农村家庭中男女不平等观念及行为、女性自身的自卑情结等。并希望此类问题能引起教育工作者及投资教育项目的相关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性别诗学”研究执意于在审美领域不把女性做社会少数族群“特殊化”处理,而是强调女性是人类的另一半,男女双性作为人“类”,人权首先是人身之主体地位和权利,从而与既有的诗学形态出现了某种历史链条中的断裂,从中滋生另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性别,为人类的性别文化建设探索出一种不断“添加能量”的思想和行为。它将侧重A.本土中国性别诗学,B.西方性别诗学的本土化实践两方面的内容;既尊重性别诗学的基础性工作———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又要依赖性别诗学的集中表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更不忽略“和而不同”这一不为性别而性别的审美价值“越界”,正视性别诗学的历史的、现实的和将来的意义。性别诗学是一种从性别文化历史和现状思考出发,推而广之与全球文化伦理正义相关联的前景看好的文论。“中国性别诗学”则是应对“全球化”文化生态现实,又打上鲜明的本土文化色彩的个案之一,它表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同样也对世界负责。  相似文献   
996.
高等学校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大学生干部的研究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研究的热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地方高等学校学生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任务执行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从性别和年级两个层次上对学生干部进行分析发现,在性别上,女性学生干部在协作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学生干部;在年级上,一年级学生干部在沟通能力维度上的得分高于二、三年级学生干部;应适当增加学生干部培训,从而有利于学生干部个人的发展和高等学校总体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97.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导致对儒家文化的误读,儒家文化被贴上性别歧视的标签,但儒家文化并非是性别歧视主义的。在性别问题上,儒家坚持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性别观,儒家不是抽象地谈论性别关系,而是着眼于具体的性别角色,儒家的“礼”为每个性别角色规定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规定了不同角色和不同性别的人之间互动所遵循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道原则和“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恕道原则。  相似文献   
998.
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及归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于美国文学史的重选经典 ,有一种看法认为汤亭亭和谭恩美这些华裔美国作家之所以入选 ,是因为她们的种族和性别可以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点缀” ,以及她们出于一种投机心理 ,在作品中利用那些固定模式迎合种族主义趣味。本文在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 ,以汤亭亭为例 ,深入分析了经典重选过程中包括的阐释政治 ,揭示出一系列过去美国华裔作家研究中很少被提及的重要问题 :美国人谈论“中国”和“中国女性”时所用的语言 ,美国华裔作家在经典重选时被归入的类别 ,以及“性别和体裁”作为一种经济规律 ,不仅在文学市场 ,而且在英语研究领域 ,如何被强加在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之上。  相似文献   
999.
从“性别与文化”的视角,对女性词作美感特质之演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和评赏标准。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男性词作风格演化之影响;第二,政治与社会风习之改变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男性对妇女写作之观念的转变和妇女写作观念之转变;第三,男女两性在心理与智力等方面之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对"性"的清醒认识,是女性在身体上的觉醒,同时也是灵魂上的觉醒,是女人从性别角色来认识和体现自身;"都市宠儿"对"性"的大胆热烈直白的追求,则显示着中国当代都市女性对自身处境、自身欲望认识的根本改观;解放了的女性开始挣脱婚姻的束缚,通过种种途径寻找作为女性的快乐,透过近年来女性对"美男"的欣赏与消费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