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5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269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50篇
人才学   72篇
人口学   278篇
丛书文集   1282篇
理论方法论   340篇
综合类   3161篇
社会学   464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当代中国电影如何重建影像和现实之间的对话关系,已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摆在电影界面前.与现实之间对话关系的断裂,我个人认为这是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中最大的缺失之一.  相似文献   
992.
谭恩美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这种身份属性极为强烈地显示了文化上的边缘地位。为了更好地在美国主流社会获得华裔女性的话语权,构建华裔女性的主体性,谭恩美在其作品中运用了具有对话性特点的独白叙事手法。独白叙事的手法本身,反映了两代华裔女性之间显性对话的缺失,但是,充斥对话性的独白叙事,视不同文化为相互独立的对话主体,更凸显不同文化间实现交融的多元途径,不仅实现两代华裔女性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实现了与美国白人主流话语的对话。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从对话的视角考察李绍明的学术特征,通过补充圜局的方式,彰显他与不同时代他者的对话关系.文章提出,李氏的学术观点处在中国天下式国家转型的时代思想之流中.  相似文献   
994.
王卓慈  张卫凤 《唐都学刊》2010,26(3):109-113
"文本互涉"是研究李碧华小说思想意蕴和艺术形式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李碧华从人性关爱的角度,在貌似陈旧的观念和情调中,蕴涵着浓重的现代意识,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落笔为文,使其文本内部和文本之间独具连续性和整体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话关系——影调小说,其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以极大的拓展。  相似文献   
995.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绘画作品的好坏,与风格、流派无关,惟与画者的真诚及画技相关联。老龙拥有这份真诚,难得。老龙大号龙微微,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严格的训练使其具备了可以玩新古典主义的本钱,老龙干的不错,却因画得不开心、不能尽兴,放弃  相似文献   
996.
国家、市场与传统文化是构成性别话语的三个基本要素。从改革开放前30年到后30年,中国社会的性别话语发生了明显转型,由国家主导的“泛政治化”模型转变为市场导向的“泛市场化”模型。市场化一方面改变了国家话函的叙述方式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市场话语和传统话语的结盟。转型后的性别话语本质上是一种素质话语,它不再表现为一种由国家建构的、在实践中打了折扣的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平等神话,而是表现为一种在现代性和个体自由的诉求中利用国家、市场和传统文化的各方力量平衡做出主体选择的精打细算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97.
吴智斌 《社科纵横》2010,25(6):109-111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具有“三分性”特征,给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惑,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时时更新。与当代文学课程内容特征相适应,在教学中采用“重读”、“欣赏”、“鉴别”三种视角切入当代文学课程内容,并与此三种教学视角转换相关联而生成的“四重对话”教学方法,是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98.
老子以其文本<老子>所体现的女性气质堪称人类最早的女性主义思想家.虽然女性气质这一提法在后女性主义极端符号建构论的"假面舞会"中陷入了"性别困境",但是老子所昭示的女性气质并非如后女性主义所批驳的与男性截然对立的女性生理特征,亦非远离生命本身的随机符号游戏,而是以身体符号为基础、以男女两性身体交感为基点引申而来的女性气质,不仅能够避免本质主义的女性主义"女人是一本男人永远不会读懂的书"这一女性独白,而且能够突破后女性主义"没有女人"的性别困境从而成为两性的未来.  相似文献   
999.
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秀拉》以两个黑人女孩秀拉和奈尔为中心展开故事叙述,是经典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文本。从双性气质的视角解读秀拉和奈尔两位黑人女性形象,阐明在这部作品中所蕴含的双性同体、双性和谐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未来的信仰间对话是否应转向信仰间神学的方向尚存争议。信仰间神学尝试把不同的信仰见解整合起来,寻求诸信仰最终的兼容性。根据W.C.史密斯的理解,诸宗教之间的冲突能够且也应该被视为一种“综合的邀请”。进行宗教间对话是宗教间神学发展的需要。佛教对神圣创造者的否定和基督教对神圣创造者信仰的肯定表明,从解释学上看,尽管佛教和基督教具有明显的不兼容性,但两者在世界起源问题上的猜想具有共同的关注点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