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6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08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280篇
丛书文集   991篇
理论方法论   272篇
综合类   2313篇
社会学   298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95.
倡优、俳优与侏儒--汉代艺伎考系列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代,倡优与俳优同属艺伎,但他们的职业技能又有区别,倡优以音乐表演为主,俳优以言语滑稽逗笑见长.侏儒属俳优中之一种.倡乐则是对倡优、俳优侏儒等艺人娱乐活动的总称.就性别而论,在汉代,倡优艺人男女都有,俳优侏儒艺人则只有男性.就流行状况而言,倡优相比俳优侏儒的流行范围要更为宽广.虽然他们作为艺人都具有一定的才能,但他们却遭到社会流俗的轻视.汉代艺人的性别特征,反映了礼教对女性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怒族是云南特有的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人口较少的民族。怒族社会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文化共生特征,其中既有历史积淀的因素使然,也有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影响。怒族社会在交流与碰撞、融合与排斥、重构与再生的多元嬗变过程中,呈现族群性别的平等与尊重、圆融与发展,交织着传统与现代文明接轨的独特因素。多元文化中的怒族性别承载主要体现在怒族服饰、日常用品、居住、节庆、饮食等方面,分别其性别配置理念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形式、途径、手段和机制,探索怒族女性在民族文化传承、男性参与保护怒族传统森林文化,复兴本民族生态生存方式和生活经验,发展怒族社会区域经济,建构怒族两性合力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和谐生态系统,怒族人民才能在认识自然、继承祖先生态生存经验的总结中获得发展的良性启迪,并在不断了解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对其他民族文化占有、甄别、挑选、为我所用,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族群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97.
中国当代都市女性写作强调女性立场,突出性别视角,特别关注当代都市社会中的各种性别问题和性别现象,这使她们的创作必然具有浓厚的性别意识和开阔的性别视野;也由此,都市女性写作实际上主要表现为一种与传统写作截然不同的性别写作,呈现出与主流文学和传统文化判然有别的、颇具反叛色彩的文学主题、美学特点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8.
老子性别平等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性别观是一种主张男女平等的观点,其平等的形上依据是"道"论.老子性别平等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子通过对"道"的雌性比喻以及对女性品格的推崇,表达了他对女性的尊崇及对女性性别价值的肯定;另一方面,老子通过对雄性所具优势的肯定及其对阴阳等范畴关系的论述,表达了他对男性社会地位和性别价值的肯定.老子性别平等观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他试图以此纠偏父权文化的缺陷,消除社会的动乱,实现人间的和谐.在现代社会,老子性别平等观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9.
以人口学、社会学(家庭方面)、社会心理学(认知方面)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生育主体———农村居民的主观角度,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并辅以个案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考察和研究了家庭性别平等观念、生育性别意愿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依研究结论讨论了当前我国农村家庭性别平等观念的表现和变化,以及对生育性别意愿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外来理论资源主要是前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历程和中苏关系的跌宕起伏,中国文学批评的接受表现出极不稳定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意识形态阵营的同一性和本土原生理论的孱弱,十七年文学批评汲取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的政治实用成分。在中苏关系出现分歧后,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十七年文学批评获得了较为广阔的阐释空间,为多元化的文艺理论探讨提供了可能。随着中苏关系的断裂和大跃进、人民公社等运动的开展,浪漫主义因素重新进入文学批评的视野,两结合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流批评话语,显示了本土经验强大的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