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81篇 |
免费 | 263篇 |
国内免费 | 8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14篇 |
劳动科学 | 15篇 |
民族学 | 182篇 |
人才学 | 54篇 |
人口学 | 285篇 |
丛书文集 | 2457篇 |
理论方法论 | 468篇 |
综合类 | 5300篇 |
社会学 | 507篇 |
统计学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320篇 |
2022年 | 266篇 |
2021年 | 361篇 |
2020年 | 279篇 |
2019年 | 302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200篇 |
2016年 | 236篇 |
2015年 | 376篇 |
2014年 | 592篇 |
2013年 | 519篇 |
2012年 | 577篇 |
2011年 | 629篇 |
2010年 | 667篇 |
2009年 | 594篇 |
2008年 | 688篇 |
2007年 | 594篇 |
2006年 | 448篇 |
2005年 | 416篇 |
2004年 | 355篇 |
2003年 | 244篇 |
2002年 | 228篇 |
2001年 | 165篇 |
2000年 | 115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人名外来词是外来词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关于其用字研究过去往往是从事翻译研究的人所关注的.从语言文字应用的实际出发,结合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透析出人名外来词存在用字的性别特征.从某种角度说,人名外来词用字的性别特征是语言性别差异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2.
法庭调解本质上是调解双方话语纠纷协商的策略互动,是双方当事人在中立第三方法官主持下就争议纠纷进行自主自愿、合法原则下的话语协商和权益分割的交际博弈.基于真实调解话语语料,以交际的冲突与和谐博弈论为框架,分析法庭调解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称谓语运用、话语角色转换、话题控制与打断、以及"合情、合理、合礼与合利"等话语交际博弈,探讨法庭调解当事人之间话语互动与交际博弈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调解话语来陈述沟通、协调矛盾纠纷,把握调解陈述的互动策略,为促进法庭调解纠纷化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刘三姐形象建构是不同文化主体共同赋予了刘三姐不同的文化意义,是三种不同叙事模式交互生发的层累性建构,是各类文化艺术的生产主体共同塑造了刘三姐形象的整体生成.民间传说的戏曲化和音乐化提升了刘三姐的"歌仙"形象.歌舞剧和电影<刘三姐>既表述了当时国家主流的阶级话语,表征了广西壮族的文化形象,也是应用现代传媒技术建构了刘三姐形象. 相似文献
104.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全球发展观念,对各种西方理论和学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回应时代的挑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先后与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09年9月,西安)、第四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2010年8月,伊春),围绕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根据两届论坛的研讨情况,我们组织了这组专题文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郑杭生教授认为,中国社会学在大力推进社会学本土化,在创造学术话语、把握学术话语权方面,走过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探索之路。更好地掌握学术话语权,并在理论自觉基础上达致学术话语权的制高点,这是中国社会学从世界学术格局边陲走向中心的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5.
目前,社会科学领域的争论十分激烈,阵线分明,且出现了诸如简单化、意识形态化的对立趋向,进而导致学术界陷入话语失衡的窘境。而由于学术与政治、政策、经济利益等具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学术话语的失衡,将导致并加剧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照搬西方的学术体制和学术思想并不能解决中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术界在向西天取经的同时,要避免西方社会业已出现的弊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地回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读者反应批评,不仅注意力的最终对象是文学文本,而且缺失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本文在借鉴海德格尔存在理论的基础上,以“人本位”视角,提出人因为与世界进行有效对话的话语受阻而导致自身存在无法实现,所以萌生了文学阅读欲求的观点,并以此为阅读理论的逻辑起点,将文学阅读活动划分为前阅读阶段、阅读阶段和后阅读阶段。我们试图通过论述这三个阶段及在各个阶段中主体角色、文本样态的动态转变,在整体观照中把握文学阅读活动,从而揭示文学之于人的存在的价值,并对文学本体予以反观。 相似文献
107.
杨先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120-124
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港台电视广告中后现代叙事话语业已形成。它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反讽与戏仿的特征,在叙事结构上出现了零散化与拼贴化的倾向,而话语的深层意义被削平,宏大意义被消解。 相似文献
108.
概念隐喻是建构政治话语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为政治话语的解读提供新的视角。本义以历时的角度考察60年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53—2012)中的概念隐喻,总结不同的概念隐喻类型及使用频数,分析三种使用最频繁的隐喻类型(旅途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的建构方式并探讨这三种概念隐喻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变化情况。不同类型概念隐喻的使用变化与我国的社会变革以及执政党执政理念的变化相关联。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政治话语,把握概念隐喻的功用,拓宽概念隐喻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09.
从现代身势学和性别诗学的视角看,中国古代小说的身势描写包含着对照鲜明的性别意蕴。首先,在“阴阳殊性”、“刚柔有体”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男性的身势基本被定性为“壮”,而女性身姿则常常被定性为“娇”。就小说涉笔的人物身势造型而言,男、女立姿的挺直与斜倚,以及步态的稳健与轻盈,相比较而存在。除了实写之外,中国古代小说还对男女身势进行了性别喻说,而所使用的喻体意象则大致有“松”与“柳”、“奔马”与“飞燕”、“道貌”与“仙姿”之别。这种描写虽取决于一定的生理因素,但更是社会化使然,是男性霸权话语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历史 (元 )叙述危机不应被视为历史学的灾难 ,而应是积极意义上的危机 ,实际上是强化了这门学科。借用库恩的理论 ,危机根源于无法令人满意地解答异常。以《历史与理论》专号为例 ,证明通过同化非传统方法某些要素 ,将加强传统学院派历史的主导话语 ,由此显示出历史学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情境且回应新需求的能力。而在利奥塔理论情境中 ,历史学危机是制度的或技术的而非认识论的 ,摆脱危机在于正当化叙述。后殖民研究作为“新人文学科” ,批评各种元叙述 ,但又是其中一种。在此意义上 ,危机是一种暂时和值得期待的现象。通过沙克拉巴蒂的印度贱民研究可以证实这一设想 ,后殖民研究被主流话语吸纳 ,系统无须改变预设就得到充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