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5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刍议张问陶诗论体系对诗人“自我”的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中叶著名诗人张问陶,又是一位深有造诣的诗论家。其诗论体系,以强调诗人“自我”为核心、根本以至灵魂。他认为诗人“自我”的“性灵”、“性情”、“血性”、“灵光”,乃诗歌审美本体之内质。此外,他论及诗歌的创作、功能、继承、风格、鉴赏、批评诸方面时,无一不和诗人“自我”联系起来进行阐释。再者,他的诗论体系又是开放性的系统,它上通于天,追求“天人合一”;又根扎于地,特别关注现实人生。  相似文献   
242.
晚明"性灵"文学思想,产生干人性压抑与反压抑的语境."性灵"不同于"性情",它是在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双重影响下出现的,具有去伦理、反理性、追求绝对自由的意味.晚明时期,国家和知识分子之间在生产关系上的裂缝,导致知识分子游离国家意志,在文学领域中倡导"独抒性灵",使得"性灵"文学思想具有非同寻常的冲击力,促使明代文坛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相似文献   
243.
田刚 《唐都学刊》2001,17(3):83-86
朱鸿是新时期文学中有着重要影响的青年散文作家。对人及其命运的关切是朱鸿散文创作的灵魂,而且,这种关切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现代感。真率自然的倾诉是其散文的基本表现形态,这使其散文成了作家的心灵史和思想史。由此,朱鸿建立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话语世界。这是其散文艺术在当代文学中独出一格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4.
陈晨 《学习与探索》2024,(3):148-155
作为中晚明最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之一,被视为“叛道不经”之“新学”的阳明心学给当时的八股文坛带来巨大冲击。阳明心学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中晚明八股文坛“自得”之风的盛行,许多科举士子摆脱了程朱传注的禁锢,进而直接引发“性灵”思潮在晚明八股文坛产生巨大反响,许多文人士子不再将性灵汩没于程朱传注而推崇文学色彩浓郁的“性灵”八股文;而佛老因子之所以充斥中晚明八股文并屡禁不止,则与阳明及其后学“范围三教之枢”的理论底色密切相关。王阳明有意利用科举考试向天下文人士子推广其学说,科试考官尤其具有心学背景的考官对心学八股文的肯定,阳明及其后学所倡导的为学“自得之乐”之说,皆使心学浸润中晚明八股文坛甚深。  相似文献   
245.
张佳胤是明代嘉靖七子之一,以功业文章彪炳史册。其对诗歌本质的论述很有特色:一是在复古主义盛行的时期力倡性情说,认为诗歌当以情为本,缘情与言志兼重;二是三次以性灵论诗,以雕拟不施,性灵洞见为纲,即以性灵为本,重视独创与自然本色,反对复古模拟。他先于公安三袁而标举性灵说,成为这一学说的首倡者。  相似文献   
246.
《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是众多《牡丹亭》评点中突出的一部.其特点在于,作为批评主体的三妇,在历史语境中的女性本体立场观照下,以生命践行至情、凭“性灵”咏叹至情、秉“文心”体悟至情,重构了一个源于评点对象而终有超越的现实版的女性神话.  相似文献   
247.
格调作为中国诗学重要的术语被明代复古派发挥使用,本身与文体关系密切,不仅是体的特征,而且也是体发展变化的表现,通过还可以辨析体之间的差别。同时代的另一重要诗学概念性灵却与体无关而与心学思想有关,比较二者差异,可以看出诗学术语的选用与特定文化精神内在的一致性。同样,与格调比照,诗学概念神韵与体关系也不大,却因而摆脱了诗体的束缚,成为更高位的诗学概念。  相似文献   
248.
性灵说与童心说有内在的联系 ,是对童心说的继承和发展。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 ,表现真情实感。性灵说是当时反理学斗争在文学理论上的具体表现 ,也是针对当时文艺上反对复古模拟的风气而发的。它提倡自然清新、平易流畅之美 ,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性灵说也存在着把心或心灵看作文学的源泉 ,对色情宫体之作亦加以肯定等严重缺点。  相似文献   
249.
19世纪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营造了主体性思维景观和个体化审美空间。主体性思维融感性与“慧性”于一体,打造感知和体察世界的“融合性思维图景”;审美空间是个体情感和情趣塑造的性灵世界。在其诗歌中,物是物自体而非康德所谓的现象;人是自由的人,在“存在”中不断获得和扩展“智慧”。诗人背离语法惯例,进行语言实验,将处于诗句任意位置的普通事物大写。狄金森以此反抗既定语言秩序,批判等级制理性传统。通过塑造“性灵人格”,诗人探索人类本性和本心,抗击理性人格对存在本性的遮蔽。  相似文献   
250.
王兆胜 《学术研究》2003,2(9):144-147
林语堂对袁枚十分推崇 ,赞赏其天赋独厚、性灵自由、思想解放、民本思想和退隐独居。不过 ,林语堂有更多地方与袁枚不同 ,像宗教信仰 ,科学、平等、自由等现代意识 ,白话文体 ,尤其是中西方文化的融会观等都有自己和时代的特点。袁枚生活放任甚至放荡 ,而林语堂则较为自律节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