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23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哥特小说在英美文学中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中期的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中的一支,它擅长用恐怖和怪诞离奇的写作风格来描写超自然现象及善恶之间的争斗。它的震撼力吸引了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家。本文通过对哥特小说在英美文学中的发展做了一个梳理,旨在表明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200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的发展始终都没有偏离善恶冲突和道德探索的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232.
通过对德国作家E.T.A.霍夫曼(E.T.A.Hoffman)与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en Poe)的短篇小说的文本分别从作品主题、意象以及叙述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平行研究之后,得出"恐怖怪诞"这一审美形态的发展脉络,即从霍夫曼到爱伦坡,"恐怖怪诞"从原始的雏形逐渐形成独立的审美形态,开创了美学中"审丑"的范畴。  相似文献   
233.
正李克强作了任职总理后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如何出炉的,李克强是怎么参与的?对此,《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向东。记者:很多人看了这份报告,感觉这是一份充满李克强风格的报告。向东:报告中有很多带有"李氏风格"的语言,这些话是他平常说过的。比如"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继续向贫困宣战,绝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就是他去陕西调研时说的,体现了他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234.
235.
236.
文章分析了"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国际化趋势,指出了现行国际反恐法律制度在打击和惩治"东突"恐怖势力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遏制和惩治"东突"恐怖势力活动的国际法律制度建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237.
潜伏在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国家的"东突"恐怖势力已成为新疆地区稳定和中亚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本文指出了我国新疆及中亚国家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政治平衡机制中的"东突"问题,分析了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对地缘政治格局资源配置的阻碍,阐述了其对地缘政治格局平衡中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破坏.  相似文献   
238.
《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一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的相关主题已成为国际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最具吸引力的话题之一.据说,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达100余种.韦伯尔(C.P.Webel)的著作<恐怖恐怖主义和人类处境>(Terror,Terrorism,and the Human Condition,New York and Hampshire:Palgave Macmillan,2004)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万字,但他通过对恐怖事件幸存者的直接采访,以现象学方法界定恐怖主义,指出了恐怖主义本质定义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因此,韦伯尔在众多的恐怖主义研究者中具有较独特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239.
《遗落的南境》是杰夫·范德米尔的新怪谭代表作之一。小说运用恐怖元素,挖掘人物心理,深刻地呈现了当代生态环境恶化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小说蕴含生态恐怖叙事主题,呈现无意识的X区域对人类世界的渗透,刻画人类与之作斗争与两者最终的融合,渲染人类对于生态危机的忧惧与恐慌,从而揭示范德米尔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期望。  相似文献   
240.
民间童话在传递真善美的同时包孕着诸多恐怖元素,其恐怖叙事指向故事的深层结构,再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黑暗印记与集体心灵创伤。“格林童话”和“林兰童话”两种文本对于恐怖叙事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在中西不同视域下展现了“恐怖”之于儿童文学的精神内涵与表现形式。“在家—离家”范式下的恐怖空间、表征文化他者的怪物形象以及非理性的暴力事件,共同构筑了隐匿在童话中的恐怖世界。从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三个层面,可以发掘民间童话恐怖话语下的多重伦理困境:一是成人设置禁忌而儿童打破禁忌;二是善以恶的形式战胜恶;三是恐怖的删改与否关涉着“民间性”与“儿童性”的悖反。恐怖叙事中的伦理困境直接指向童话故事的本质内涵,对于恐怖叙事的伦理学思考推动着儿童文学进一步开拓新的审美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