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0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篇 |
民族学 | 13篇 |
人才学 | 6篇 |
丛书文集 | 370篇 |
理论方法论 | 41篇 |
综合类 | 528篇 |
社会学 | 30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2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张广照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5-14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来源不是德国古典哲学而是古希腊伊壁鸠鲁哲学,恩格斯哲学的理论来源才是德国古典哲学。理论来源的不同必然导致哲学观点的根本差别,在评价德国哲学、物质观、辩证法、自由观、认识论、历史观、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等一切哲学问题上二者都根本不同。这是“世界观和理解力”的差别,是把人当作人和把人当作物的哲学的差别,是哲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和低级阶段的差别。理解和复兴马克思哲学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42.
郭玉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4):53-56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指向一切既有的和将要生成的事物,它最主要的批判维度有三:一、指向尚未生成的可能性的疆域;二、指向现有的造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三、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从悲剧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多重内在建构关系中来阐明悲剧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揭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显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空间,从外在的价值批判转向历史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943.
范可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24-38
马克思与人类学的不解之缘产生于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懈追求。不同的社会形态如何取代或者过渡到另一个社会形态的动力学问题始终是他核心关怀。为此,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关注与人类学有关的文献,到了晚年则潜心投入阅读当时的人类学著作。本研究的前半部分聚焦人类学对马克思的意义,后半部分讨论马克思对西方人类学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通过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概念如“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作为工具性概念使用而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44.
王祥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3):6-11
恩格斯科学无神论是19世纪上半叶产生的科学形态的宗教观,其生成和确立过程交织着恩格斯对以往宗教信仰和各种宗教理论的检视性反思。恩格斯科学无神论阐明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的派生本质即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确立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对立关系,在科学和无神论的一致性上对宗教神秘主义和“唯灵论”进行批判;厘清共产主义与宗教原则区别,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无神论的论证。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的完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进行科学化的表述;从不同角度阐明了宗教的演化规律,首次对宗教发展进行细致划分,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研究引向深入;在宗教与社会主义关系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恩格斯科学无神论对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45.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理论特色是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整体性、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性、尊重自然的唯物主义和变革社会的辩证性。这一生态文明观对我们的启迪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系统把握世界的普遍联系;以能动的实践为动力;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要抓住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946.
孙荣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和颇多争执的问题。对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不同理解,一方面表现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它又会成为不同理解的根源。从解释学的特定视角出发对这一关系进行考察,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者,恩格斯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既存在着差异性,也具有同一性和创造性,据此,我们反对在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问题上的"对立论"和"等同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47.
李桂花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4):16-18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它揭示了科学的社会本质,阐明了科学的发展动力,论述了科学的社会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观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8.
郭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3):4-6
恩格斯对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他从分析俄国农村公社制度的落后性及正趋于解体入手,阐述了俄国走非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949.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恩格斯对马克思"--在东京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际研讨班上的演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问题是一个解释学问题,它依赖于评论者和文本、评论者和听众之间的对话,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系问题不可能有一个一劳永逸、可以适合所有场合的唯一解答。相互对立的“合作论”和“对立论”解释模式都只是历史的赝品,而不是学术活动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针对上述对立,作者确立了自己的差异论立场,即在承认马克思和恩格斯有一致之处的同时寻找并指出他们的具体差异。正是基于这样的努力,作者总结出了传统解释中存在的十种应当消除的问题,以期推动今后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朝着更健康的学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50.
蔺运珍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85-88
在马克思恩格斯国际法思想的孕育和萌芽时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抨击普鲁士国家法的过程中体现了对国际社会底层阶级命运的关注,通过理论辩争表达了以人类解放为奋斗目标变革不合理国际秩序的愿望,在实践考察中体现了维护和推进国际劳工权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