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4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1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赵秀玲在《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城市化的顺利实现,需要安全稳定的城市环境。然而,目前城市化过程中最突出的社会安全问题,有贫富分化加剧,部分群体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尊严受到威胁,社会治安状况存在严重问题,食品安全存在隐患,高强度传染病的威胁,生态环境恶化。究其原因,突出表现在:①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诸多安全隐患,但确保社会安全的准备并不充分,从而加大了风险威胁。  相似文献   
122.
颜建真 《天府新论》2011,(2):148-151
在中国古代载籍中,存在着大量的神仙战蚩尤的传说。这些传说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蚩尤神话历史化之后,蚩尤的性质已经定位,而诸多神仙战蚩尤传说的出现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宣扬忠义的需要;二是出于道教的自神其教。在这些传说的流传过程中,蚩尤的形象也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123.
1998年6月-1998年9月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以高水迎峰,上压下顶,峰急水猛,时长量大为特征,百万军民齐心协力,坚持到底,夺取了抗洪救灾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分析洪灾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气候反常、降雨集中等自然因素外,也存在水土流失,植被减少,国湖造田,河道淤积,水利工程失修、老化,法制观念淡薄,投入问题尖锐,承灾功能脆弱,人口急剧增长,协调失误等深层次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了系统分析,供决策部门在以后抗洪救灾中参考,为职能部门取到咨询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纸质档案在保存过程中,一些貌似普通的因素却对档案纸质有着巨大的恶化作用,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档案纸质加强防护,能使珍贵的资料文献更长久的为我们所用。  相似文献   
125.
毕节试验区是典型的中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地形地貌区域,喀斯特地区由于沟壑纵横,石漠化严重,土质浅薄,水土流失,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不适宜人居的地区”。地处黔北的毕节,七八十年代由于呈现典型的贫困面大、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生产力低下的恶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26.
在实施草山承包制度后,藏区草山生态仍持续恶化,也未能避免超载过牧的“悲哀”,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并反思现行的草山使用制度。笔者认为仅仅将草山承包到户并不能够避免超载过牧的“悲哀”。文章提出,牧民对草山使用的方式应该拥有决定权,因为他们与草山具有至深关联,最有判断力,也最能够因地制宜。对于草山利用方式,不适宜进行划一、强制的规定。地域的差异,将导致生产制度的多元化。而且新制度建立时,不考虑本土知识的制度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勉强做到也意味着巨大代价的付出。  相似文献   
127.
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深,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明显的滞涨迹象.在外部环境恶化和国内政策紧缩的双重压力下,河南经济增速高位回稳,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压力基本消除,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但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推动发展和政策调控的难度日益增加.下半年能否实现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和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目标,关键是调整发展思路和创新政策工具,摆脱不利国际环境的"绑架",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8.
明代 ,宁夏镇生态恶化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规模屯垦、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和焚烧草场。该文提出今后宁夏农牧业生产要以史为鉴 ,生产规模应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国家和地方应加大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态治理的投入。  相似文献   
129.
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被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后,全球环境依然加速恶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各个主权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追求狭隘的国家利益,极为缺乏把全人类的共同环境利益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的生态道德。如果主权国家不能形成生态道德,克服国家形态上的伦理利己主义,国际环境正义也就不可能真正得以实现,全球的环境保护事业将遭受严重阻碍。因此,每一个主权国家能否确立生态道德,就成为人类能否有效抑制全球环境加速恶化的重要伦理前提。  相似文献   
130.
冷梅 《决策探索》2008,(22):31-31
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但在人们追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需要反思的问题,如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人生意义危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