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36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62篇
管理学   1520篇
劳动科学   67篇
民族学   78篇
人才学   103篇
人口学   76篇
丛书文集   2195篇
理论方法论   391篇
综合类   4100篇
社会学   739篇
统计学   139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613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797篇
  2009年   900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76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34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51.
鲍德里亚认为,物品成为某种文化符号从而使消费预期使用价值相分离乃是消费社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其实在古代(例如中国西周时期的贵族社会)物品也同样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只不过那是政治权力的产物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上去"在消费面前人人平等"的消费社会较之任何一种物品都确证着使用者政治身份的古代社会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在处处离不开金钱的消费社会,一个有着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呢?中国古代文化可以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52.
消费及消费品均是表达意义的符号体系和象征体系,因此消费社会学将消费看作是一种文化。消费文化的出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从社会变迁的多重视角进行历史省察。工业革命的到来,福特主义以及后福特主义的出现,不断为消费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鲍德里亚、伊舍伍德、萨赫利斯、道格拉斯、布尔迪厄等学者也用自己的理论不断丰富着人们对于消费文化的认知。而消费文化自身的范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符号价值走向了物的社会意义。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对于中国消费社会的建构有着诸多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3.
本文首先对宁夏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运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消费理论,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检验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促进农民消费,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必须从提高农民收入着手。本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制定农村经济政策,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54.
信息化与信息消费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是人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经济、社会乃至人自身的渐进过程。信息化将促进居民消费方式的变革 ,推动信息消费的发展。信息消费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消费的特征 ,它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企业、产业、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经济实践中应从多方面促进信息化和信息消费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55.
随着全球化及全球食品工业的发展,饮食逐渐融入以消费文化为生活方式的各种事务和活动,并日益为新兴中产阶级所重视——人们以之构建品位文化并划分阶层区分全体,据此饮食及消费文化构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倾向。在英国,中餐从受歧视的异域食品到为消费文化生活方式的民族风味饮食,正是上述现象的一个典型映照。  相似文献   
956.
手机,这种新信息技术方式的出现,以其电子媒介的交流系统,重新界定着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打破了了纸面文本时代表层与深层意义二元对立的深度模式,改变了我们思考主体的方式,带来了改变文学面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57.
论消费异化有悖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中的一些消费现象和消费活动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威胁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的消费现象和消费活动就是消费异化。它忽视物质能量的转化规律,在社会化经济行为中改变了生产、消费和需要三者间的关系,最终使消费背离它的终极目的。消费异化有悖于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它使人的需要得到畸形满足,一方面是物质需要的过度满足,另一方面是精神需要满足的物质化。在异化消费中,人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自由,也没有真正获得幸福,更没有在物质丰富的消费社会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8.
当货币这种用于交换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愈来愈不可少的对象物时,就会形成相应的货币观念,并成为影响人生存、发展的观念和情感的重要因素。既然货币和货币观念成为影响人的情感的重要因素,那么这种影响也会波及作为情感的语言艺术表现的文学领域,即货币观念的变化也当引起文学表现形态的变化。然而,货币观念与文学表现形态之间的关系究竟怎样,却是至今尚未明了的问题。本文从货币观念入手,探讨不同货币观念的生成及其对人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和文学表现的影响,意在说明货币观念与文学表现间的联系。在这一探讨过程中发现,在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达的城镇中,出现了由农耕货币观念影响下的农耕文学向商业货币观念影响下的商业文学转型的趋向,其间产生的市井小说就是表现这一转型趋向的文学载体,体现出与以德礼为中心、以稳定平和为特质的农耕文学所不同的以财色表现为中心、以寻新求变为特质的商业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959.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现稳中趋升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消费需求增幅回落,物价持续下跌,内在需求不足仍在对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形成约束,究其原因在于以前采取的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不尽理想,国内需求尚未形成持续稳定增长的新机制和民间投资未得到有效启动。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应坚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公共品的投资的政策扶持力度;启动民间投资,为未来经济增长装上新的引擎。  相似文献   
960.
消费意识形态的出现是现代性文化和生产型社会转进的必然结果。在当代社会,信息化与消费化相辅相成,文艺消费更显抽象化,文艺娱乐被纳入了“消费体系,”创新日益成为一种时尚,媚俗艺术蔚为潮流,文艺与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与消费社会将一切转化为消费客体,彻底根除了超验的道德根基和神圣信仰的体系化逻辑有关,更与传统的等级制社会、特权经济和专制文化被公民社会、信用经济和市场民主体制、商业文化取代有关,也与消费社会信息化、消费化语境中注重以形象战略实现商业利润的运作机制有关。对待消费意识形态和消费社会不能采取一种完全非历史、非辩证的极端化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