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8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57篇
管理学   583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232篇
人才学   15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213篇
理论方法论   682篇
综合类   6900篇
社会学   788篇
统计学   7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335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517篇
  2014年   922篇
  2013年   675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784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706篇
  2006年   619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511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二十四孝图》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孝子的典范故事,作为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出中国独特的人文精神,我们需要为此发扬光大。但需要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重新审视这种历史沉淀物,使其更好的体现民族品格。  相似文献   
22.
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幸福,学有所成,生活美满。孩子们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他们有坚强的性格去面对日复一日的挑战,并有能力迎接、应对和战胜这些挑战。我们将这种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信称为弹性。  相似文献   
23.
通过随机抽取的语例分析,可见韩少功《马桥词典》的语言风格,具有“乡”气扑鼻的朴实美,同构连用的繁丰美,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社会阅历和文化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24.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实即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启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对创作之前的作者必须保持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25.
梅村体是长庆体的变格,但其中都充满着浓烈的黍离麦秀之感,所不同者在于一为乱世之音,一为亡国之音.诗人感伤兴寄,作垂戒之用.  相似文献   
26.
教育世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域。教育世界的特性是本质世界。教育世界的本质世界特性是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在表现物——哲学和各门学科知识体系为手段培养人性——人的本质。教育世界的本质特点就是本质教育。人的本质表现在责任、方法和美。教育世界的本质世界特性决定了教育科学属于本质科学。  相似文献   
27.
公文的美不同于一般文章的美,公文美的突出特点是实用和审美的统一。公文的美主要表现在: (1)真实可信的内容美, (2)格式规范的形式美, (3)追求实用的语言美, (4)利于接受的文势美。  相似文献   
28.
春之绿     
我偏爱绿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它充满着活力。在我心目中,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就是绿色的,是那种淡淡的绿,嫩嫩的绿,那种令人心醉的绿。  相似文献   
29.
当代审美文化的主体悖论和主体变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竟生之美的基础上,以此为扫描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工具,提出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维度是竟生之美。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竟生之美因其内在的主体悖论使其历经了从红色崇高、悲剧丑和喜剧荒诞的美态发展过程。这种主体的变奏,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审美的客观反映。竟生之美是审美主体性的本质反映。  相似文献   
30.
文章围绕“不美”这一新的审美范畴命题,探讨了“不美”发生的事实依据、时代根源、本质特征以及在审美心理和文艺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态,从基础理论方面触及了当代审美潮流的新特征和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