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61.
菊花是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字内涵。古代的文人不仅用它来象征自我淡泊,坚贞的性情,而且书写青春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叹。此外,菊花特殊的无物性价值,往往折射出古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62.
“悲音为美”作为一个美学范畴 ,我们感到熟悉而陌生。熟悉其艺术原理 ,但上升到美学范畴似乎又感觉陌生。我们拟以“悲音为美”的原始涵义以及审美特征、心理感受、社会基础、创造主体等方面 ,来说明“悲音为美”作为美学范畴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
彭维芳 《探求》2005,(3):68-71
鲁迅"荒野的呐喊"与张爱玲"苍凉的手势"的美学风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悲壮美"与"苍凉美"--悲剧心理的意象背景,"黑白分明"的强烈震撼与"葱绿配桃红"的参差启迪;"含泪的笑"与"无声的哭"--"大团圆"收梢的反讽.  相似文献   
64.
《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为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的最高峰。作品中大量的景色描写体现了日本传统美学的审美观念,再现了其所蕴涵的独特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5.
<匹克威克外传>是狄更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打开狄更斯全部作品的一把钥匙,它表现了作家无与伦比的幽默和惊人的喜剧才能.然而,在这部让读者忍俊不禁的喜剧作品中,其幽默与讽刺集中体现在作品所蕴涵的悲剧因素上.从悲剧的背景、悲剧的性格以及喜中之悲的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了这部喜剧作品中的悲剧因素.  相似文献   
66.
本文认为,悲与怨是中国古代文学最执著,最感人的情结,优秀的传世之作大率与之关联纽结。文章对古代各体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悲怨之情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归纳,并从心理学、社会历史以及哲学、宗教、文艺思想等诸多方面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7.
楚音之源为南音 ,产生于南楚独特的文化土壤之中 ,混融其它音乐文化要素 ,却不失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楚音以悲为美的审美特性 ,与楚地之巫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 ,与楚人没有受到儒家实践理性的彻底洗礼 ,较少精神束缚有关 ,鲜明地透射出楚人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68.
屈原自沉汨罗江,是屈原生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论定屈原的绝命辞,又有利于破译其自沉之谜,所以历来受到楚辞研究学者的重视,研究的结果也是众说纷纭,大致有五种说法:即《怀沙》说,《惜往日》说,《悲回风》说,《橘颂》说,《离骚》说.笔者综合考察《九章》的作品,以求获得一个完整的脉络,从而确定屈原的绝命辞是《怀沙》.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结合放翁的爱情悲剧和政治悲剧其梦意象词探析 ,发现这类作品大部分是政治悲剧在作者心里抑久而发的艺术宣泄。放翁报国无门的深深的叹息、沉沉的失望与悲慨是此类词中的情感主线。  相似文献   
70.
就起源于先秦,奠定于汉魏,发展于唐宋的“以悲为美”的诗歌美学思想,阐述了唐诗“悲音美”的特质,指出了不同时期诗歌“以悲为美”的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