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古代女性创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枝奇葩,虽然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处于弱势地位,但作用却不容忽视。而这些作品,总是以忧患、哀怨为基调,感伤特质明显,悲观意识浓厚。本文对这些作品的悲观意识表现进行了分析,进而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心脏病一直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在一些欧美国家,心脏病发病率极高,甚至是构成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发病率的增加,近年来世界各地对于心脏病的研究和防治都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13.
试论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一方面应从自身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准则出发,开出生态文化观念的新维度;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大乘佛教的人间关怀精神,适应时代要求,吸取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关注现实、谋求现实解决途径的主体精神.佛教生态观的建构应以佛教缘起论为理论基石,包含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俗谛(现实层面)和真谛(精神层面),在当前应着重关注前者.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在佛教缘起论基础上所形成的整体论、无我论、生命观、慈悲观、净土观等生态理论.  相似文献   
14.
叶檀 《金陵瞭望》2008,(19):24-24
如果此时任由股市继续下挫.从实体经济到资本市场,过冬预期的悲观情绪将互相感染逐步增强.信心将濒临崩溃。我们一再强调呵护实体经济.一再强调救命先于治病。原因就在于此。当然.我很理解吴敬琏先生对股市的担忧,前些天,老先生特意澄清,他没有与救市派合流,我的理解是错误的,他担心,每次行政救市都会给后知后觉的普通投资者带来不幸,  相似文献   
15.
孙莉娜 《学术交流》2003,(9):167-169
作为当代最伟大的战争小说作家之一,海明威的战争作品主要来源于他的战争经历。他的作品以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为背景,不仅反映了众多主人公们对战争的态度从迷茫、悲观厌战到积极参与正义战争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他思想转变经历的真实写照。作为描写战争的作家,海明威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揭示了战争是人类社会灾难来源的实质。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超时代的艺术魅力,当前的形势下,重温他的作品,仍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佛教慈悲观和孔子仁学观,揭示两者在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建设导向上的异同,进而阐述两种观念在塑造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中的作用,以及各自在当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任何的哲学境界,都代表哲人类认识水平的一定高度,它都会拓展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知的意识空间。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所着重表达的是他对人生的一种境界或对或错都在把人导引到一定境界的层面上来,而他的境界也只能是他或他所影响的“那群人”的境界。我们还需用另一种哲学境界去提纯或升华人类的意识,以求我们的意识达到一种真正高度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晋千之时,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包括悲观与乐观两种情结的世纪末情结, 这一情结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世纪末情结的产生原因及其对 社会的影响之后,认为只要正确处理世纪末情结、采取相应对策,中国将以正确的姿态、合适的发 展速度进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19.
庄周与萨特,对人的存在意识与存在方式都曾进行了痛苦而深刻的思考:关于个体孤独、绝对自由、悲观而乐观等命题,都曾是二者为命途多舛的人类生命所作的无奈而悲凉的存在选择,让我们看到东西方哲学家在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人生过程中观念思维超越时空的交互与相通。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三态     
到了"知天命"之年,时常会想一些"终极"问题,比如人生的意义之类。如下的一些说法比较有趣,它们都用"人生三态"的角度说之,对于我这个酷爱"三字经思维"的人来说,就很受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