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20篇
丛书文集   48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6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9 毫秒
51.
作者结合自己在成人外语教学中的实践阐述了外语教学与情商培养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培养情商与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2.
《劳动者》2004,(4):24-25
  相似文献   
53.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较量明显增快,人才成为企业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情商管理随之出现,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脉搏。本文将从情商管理的内涵出发,探讨企业加强情商管理的必要性,通过研究情商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具体应用,寻找加强情商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4.
良好的情商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内因 ,而物理教育在学生的情商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自身的优势。中学物理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物理学科知识的情商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保持和提高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55.
情商是人的情绪智慧的高低 ,而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 ,具有鲜明的人文特点 ,在发展学生情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要想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情绪智慧 ,必须真正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结合学校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的情商得到较大的优化。  相似文献   
56.
情绪·情感·情商--在人类文化社会学平台上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对情绪和情感的研究是一种共时态的,即既成形态的研究.而人类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对情绪和情感的研究则是一种历时态的,即演化过程的研究.情绪记忆具有卓越的进化论意义,它确保了人类祖先从危难中逃生;神活思维的基质是人类情感的统一性,而不能领会自己情感的意识则是一种腐化、虚伪的意识;情感智能是一种总揽全局的能力,它是人类创造力的动力,可以突破思维定势和超越逻辑框架,更是社会资本和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57.
大学生的人格状况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我们必须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分析心理疾病的成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相似文献   
58.
廖泉军 《人才瞭望》2005,(12):49-50
张林是一家IT公司的市场部副经理,刚刚在市场部经理一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原来的搭档,市场部的另一名副经理现在成了他的上司。  相似文献   
59.
高校员工情商素质及其开发培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90年代以来,情商理论在心理学界引起了高度重视。情商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戈尔曼在《情商能力》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情商能力就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即人的情绪智力。我国青年心理学家唐映红对此进一步研究指出:“人的情绪智力,指的是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以及揣摩、觉察和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面对压抑情景的挫折承受能力与应变能力。”可见情商素质集中表现为一个人的气质、性格与能力。戈尔曼进一步提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能力(EQ),而不是智商能力(IQ)。本文…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工作场所中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的普遍性及其所带来的成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开发出一个模型来描述工作场所的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与情商之间的关系情商可以作为工作场所行为选择的调节器,情商的五个要素自知之明、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同情心、社交技能程度的高低会影响由某一触发事件引起的行为选择.研究还对模型在工作场所中的具体应用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