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50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725篇
社会学   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佳木斯方言属于东北官话。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得佳木斯方言语音、词汇、语法都很有特点。本文就佳木斯方言语法和普通话进行比较 ,从词缀、程度副词、助词、兼类词等方面介绍佳木斯方言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82.
“情态动词+不定式完成体或完成进行体”结构有三个方面的意义:情态意义在于已通过具体的情态动词表示出说活人的主观态度或推测,时体意义是指说话人所指之事或动作对目前来说所发生的时间,隐含意义指说话人所描述事情是否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本身或整体推断。  相似文献   
83.
没的是近代汉语中的一个北方方言词语,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既写作没的,又写作没得。没的作副词并不表示反诘、揣测、斥责等语气,其基本语义功能是表达否定概念,用作否定副词;同时,没的在自身语义条件和语言环境的双重作用下产生了主观化现象,具有了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84.
情态性(модальность)最初是语义学的研究范畴,表达说话人对所陈述事物的有效程度所持的主观态度。语篇的情态性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语篇作者如何在客观的陈述背后表达自己的立场和主观态度;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和意志作用于读者或听众;以及如何调动语篇接受者的情绪并使其与自己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本文通过简述主观情态性在语篇研究中的发展历程和列举分析语篇主观情态性的表现手段,从而探析其背后蕴含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85.
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探究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从语气和情态角度对2015年的美国国情咨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探索美国国情咨文如何通过语言传达权力与意识形态,影响大众认知。  相似文献   
86.
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言现象在近年的流行逐渐引起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针对副词修饰名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语用价值两方面进行研究,认为这一现象适应了新时代人们不断追求新奇、创新、求简的心理,将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87.
日语副词,词性复杂、数量庞大。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在词汇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需要我们对它的本质有个明确的认识。本文阐述了现代日语中的副词,介绍了其定义及分类的先行研究。试从山田孝雄(1936年)提出的副词分类出发,来探讨从不同的角度对日语副词进行的分类。  相似文献   
88.
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为语料,从语气、情态和人称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探索如何通过人际功能实现其演讲意义,并达到传播中国思想、推动中非深化合作的目的。研究发现:在语气系统中,演讲者主要使用陈述语气,为听众提供信息;演讲者多次使用第一人称复数"we"作为主语,拉近与听话者的距离;演讲者大量使用中量值情态动词"will",表示中国对合作的意愿。  相似文献   
89.
布什伊拉克战争演讲的批评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批评语篇分析的理论为指导,从词汇选择、及物性、情态、人称代词等方面来分析前总统布什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发表的演讲。试图通过该语篇的分析来揭示其演讲的真实目的,从而提高人们的批判性语言意识。  相似文献   
90.
语言主观性问题主要涉及言语交际时说话人的态度等主观因素.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强化副词逐渐成为关注内涵主观性方面学者的焦点,原因是该类副词在使用时往往关联人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强化副词的主观化路径,尝试总结该词类由一般性副词到具备内在主观性的演化过程,从而揭示其对语言使用者——人的主观因素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