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3篇 |
理论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103篇 |
社会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
咏物诗始兴盛于南朝,学界多有论及。其实咏物诗在两晋时期就已出现,因为存世数量不多,所以一直以来不被重视。两晋作为咏物诗由比体向赋体转化的衔接时期,对比体咏物诗由情入理的完善和促成后世赋体咏物诗的兴盛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2.
183.
张淼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106-109
读《老实人》和《阅微草堂笔记》,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其一热忱一冷峻的不同精神风貌。但在其背后,又有着理、情、心方面种种既相似又不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84.
李小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9(5)
情理逻辑也就是由情及理的逻辑,它既是情扩充和延伸的逻辑,又是理的生长逻辑。这一逻辑的充分发展导致了情理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此即是情理逻辑悖论的具体内涵。这一悖论使得传统儒学陷入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之中。尽管传统儒家为克服这一悖论和走出理论与实践的困境作出了自觉的努力,但由于它是传统儒家伦理文化的本质使然,所以,这种努力最终归于失败,而这也就决定了情理圆融的境界只能成为传统儒家永远无法实现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5.
186.
中国古代法是天理国法人情的合一,天理、国法、人情是狱讼裁判依据,清朝时期的司法实践更是体现了这一特点。本文通过对清朝时期州县民事裁判案件的研究,在民事司法实践中更多体现以情礼来判案,这构成清朝民事裁判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7.
188.
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 ,但在新的形势下 ,知识分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校统战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运用情理管理是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9.
190.
崔明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39(2):51-54
对于情理法的正当性进行研究既是认识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所在,也是为时下司法实践领域所面临的困境寻找一种具有知识论意义的中国经验和智慧的客观要求。本文通过对情的谱系进行梳理,发现情理法中的"情"是从事实和规范构成的空间里展开其自身的意义的。法官探究案件的事实以及做出符合规范的裁断是情理法的正当性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