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性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她的词中除了抒发寂寞深闺、国破家亡的情外,还抒发了离别痛苦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深眷恋,歌颂了自己美好的爱情生活,给人以极大的美的满足。  相似文献   
52.
李清照在凄凉的晚境中,在痛苦不堪的心境中,以手中的笔来诉""、遣"".一首<声声慢>诉说出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全篇除了结句之""点明题旨外,满纸绕""、写""而不言"",其中蕴涵着的是"悲"、是"怨"、是"愤"、是"恨",谁又能解其中味.意境不仅富于意味,而且让人咀嚼不尽,意蕴尤深,在更深刻意义上表现了"弦泉幽咽"的意境之美,可称得上是苦难时代悲苦心境的绝唱.  相似文献   
53.
柳永以慢词创作打破“花间范式”单一格局;以“耆卿为舆台”分流成两种审美范式,一种被周邦彦发展成清真范式,另一种被苏轼推衍成东坡范式。东坡范式与文人言风尚紧密相关,可归结为“东坡”。“东坡”的审美范式呈现三个审美特征:主体立场由“代言”转向“我言”;缘事动情,加强词作的叙事功能;呈现须眉本色及“性情之外不见文字”的美学风貌。苏词从容调度各种表现方法,将各类绪审美化,其旨归却指向人生的自由层面,以超然自适的文化人格从各种绪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54.
伦理衰退和共同体解体成为后伦理语境下最具时代印记的符号,其利益元素明显多于伦理元素,市场主体明显高于伦理主体,有形的、无形的和个人的、社会的乡土均受到现代文明的挤压而处于悄然消失中,乡土裂变与伦理空白已经成为新时代乡土世界不争之事实。通过想象和寻找乡土社会的“新乡”,希望可以唤醒尚未完全沉睡的乡村乡民,重新发掘出乡土中国的伦理式共同体。  相似文献   
55.
钱尚濠辑《买集》的编刊年代,有清初、康熙中期二说。前说笼统,后说则误。经考,其编刊年代当在顺治二年至十七年之间。  相似文献   
56.
曹植是魏晋时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特殊人生经历,造成其作品善写思。曹植通过意象的创变,对于思进行了细致感人的描写,创作了《洛神赋》《赠白马王彪》等作品。曹植将这种思与意象营构巧妙地融合起来,通过比兴手法创构意在言外、高度概括的意象类型。曹植晚期的诗赋还表现了逍遥游放、摆脱闷的心态,从而开启了正始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57.
〔红豆曲〕概括说明:贾宝玉、林黛玉“忘不了新与旧”.他们在忧中恋爱。,他们见到自然景物发,晚间发,用饭用酒时也发,梳洗打扮时还发,夜里更发.《红楼梦》对贾宝玉、林黛玉的全部描写则详尽说明:他们无缘无故、无止无休地发,他们生于忧,死于忧,两者的说法完全吻合.因此说〔红豆曲〕是《红楼梦》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的纲目.  相似文献   
58.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是人类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宋词中有不少新颖离奇的咏隐喻,从语言的逻辑关系看似乎不合情理,然而运用现代认知隐喻理论分析其中的思维与认知过程,不难发现这些隐喻表达有其概念合成的认知理据,其认知基础是我们的认知系统中不同概念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  相似文献   
59.
七言诗辨源     
张觉 《学术研究》2005,1(9):136-140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并不是张衡的《四诗》或曹丕的《燕歌行》;东汉辞赋中的某些七言段落与后世成熟的七言诗也相差甚远。最早的七言诗应当是赵晔《吴越春秋》中的《穷劫之曲》,此诗句句押韵,未用“兮”字,通篇七言而又首尾完整。应充分重视《吴越春秋》中的七言诗及其典型的过渡性作品,对它们在诗歌史上的地位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0.
青春不必强说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抗抗 《现代交际》2006,(11):52-52
读蒋青青的小说,从开始到结束,都叫人忍不住悄悄地乐。很反常呵?异数异端呵?少年天才呵?不会吧,青春文学——意味着叛逆、晦涩、沉重、早熟、暗无天日……我不信如今的校园小说,还有谁能让我微笑。可我实在没必要假装流泪什么的,尽管眼泪能骗取信任。我只想告诉你,除了卡通动漫之外,像青青那样单纯清爽的文字,既不搞笑也不玩深沉,既不苦大仇深也不癫狂热烈,却能让人发出会心的、诚实的微笑,在如今的校园小说热潮中,其实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