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章雪富 《浙江学刊》2003,1(1):71-76
英国的近代经验主义传统演变成现代实证主义之后 ,开始以一种貌似科学的态度寻求关于哲学的重新界定 ,试图清除哲学的形而上学幻想。然而 ,实证主义却把形而上学转换成了心理主义哲学。这就是说 ,在实证主义传统中 ,形而上学不是终结了 ,而是有了新的形式。后期维特根斯坦一反他早期的实证主义态度 ,既反驳罗素的物理主义的心理哲学 ,又深入地批评了休谟、马赫和他自己的早期心理哲学主张 ,即将“心理”本体论化、神秘主义化的倾向。心理哲学构成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基本主题。从对心理主义哲学的批评中 ,我们还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与现象学的相互呼应关系。可以说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现了英国经验主义传统与欧洲大陆唯理主义传统的合流。  相似文献   
12.
符号的物质载体是主体间语言交流的前提 ,是意指作用三因素的必然背景。符号存在必然有其物质层面 ,符号意指与此层面有涵项关系 ,因此可以将三因素扩展为一个四元组。虚构符号从语言符号转化而来 ,即罗兰·巴特所说的插入系统。文学文本中的虚构符号没有自己的物质层面 ,为此文学文本的符号学分析应当在符号意指作用四元组和插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3.
14.
张智辉 《人文杂志》2003,(2):103-107
本文以“情感符号”来把握徐志摩散文的特质 ,认为突出呈现 ,把喻体和喻指在“异质同构”、潜价值等方面的对应关系转化成比喻符号 ;超然物外 ,从作为媒介的现实和梦幻等各种外观形式中“显现知觉”的想象符号 ;精心谋略 ,提炼“富有意义”的具象性词汇、意指错位的句子和特殊的节奏复合成语言符号 ,构成了徐志摩散文的独有的“情感符号”。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识形态往往自诩为是合乎事物自然本性的言说,因而可以讽之为"神话"。"神话学"方法运用讥讽旨在揭露近现代文学创作在价值中立立场掩盖下的去历史性。符号学方法则揭示出文学或文化的生产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的意指活动将其包含的文化与意识形态意义自然化。从"神话学"方法向符号学方法的转换表现出罗兰·巴特的包含历史主义的结构主义转向。  相似文献   
16.
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以深邃的文化理念和别具一格的观察视角营造了一个自然世界,其中涉及到的动物多达22种。《雪国》中对动物的描写,暗含了主人公命运的变化。叶子的消亡、驹子的悲惨命运以及岛村灵魂的净化与升华,都暗含在对动物形象的描绘之中。川端康成正是透过它们感受到了人类死亡的永恒意义,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  相似文献   
17.
刘墉 《百姓生活》2011,(7):21-21
小于和香香,真可以说是最要好的手帕交(意指关系亲密、友情深厚的女性朋友)。在教会学校里住校,从初一直到高二,她们总是形影不离。两个人的家庭背景虽然不同,烦恼却一样——她们都有一个啰唆的妈妈。小于的妈妈是幼稚园老师,大概因为带惯了小孩,一直到今天,跟小于说话,还像是教幼稚园孩子似的慢吞吞、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说完了,还要问"你听懂了吗?"  相似文献   
18.
从全息传释看汉诗英译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息传释(holopision)诸平面分析汉诗英译的局限性、特别强调了汉诗形象叠现的紧张度、意指过程的自由度和语言的高度简炼性──这些因素使汉诗英译难以达到全息传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象征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象征人类学的角度,对象征的群体性、主体性、多重性、时空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特征做了相应的概括和分析.其中群体性是指绝大部分的象征符号都反映了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主体性是指任何象征符号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都是通过人这一主体来具体操作的;多重性是指某些重要象征符号的表现形式与意指对象之间存在着多重的组合关系;时空性是指某些特定的事物和活动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才具有象征意义;传承性则是指象征符号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作者认为,认识和了解象征的基本特征,对于开展象征人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名词     
《中国社会导刊》2009,(8):61-61
“正龙拍虎”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作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讽刺社会公信力缺失;比喻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