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8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623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鉴于以往《文赋》文艺心理学思想的条块分割式研究的不足,本文试对其有关创作完整过程做一整体全面的心理学分析,以求更深刻地展示它的文艺心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72.
对语言谬误的研究是西方学术的宝贵传统。西方语言谬误分析的主要缺陷之一是不能严格区分歧义这种客观现象与歧义谬误这种人为的主观错误 ;不能落实语言谬误的责任者。黄展骥先生以“标准语义”为基础 ,对“歧义谬误”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解决了歧义谬误分析存在的不少问题 ,并且揭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以空为实”的谬误  相似文献   
73.
我们经常会抱怨找不到真爱,经常会发觉身边的这个人如此陌生;我们经常会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争吵,经常会在结婚多年以后才发现,两个人原本不该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那么,谁才是那个可以让我们幸福一生的人?我们又该到哪里去寻找?  相似文献   
74.
从主体能力的角度,全面考察写作过程的实际,经过继承和借鉴,开拓和创新,““物→←感→←思→←文”的写作过程论逐渐形成,“物→←感”是写作的第一重转化,即内化,它是写作的开始;“感→←思”是写作的第二重转化,即意化,它是写作的关键,“思→←文”是写作的第三重转化,即外化,它是写作的终结。  相似文献   
75.
李吉林是著名儿童教育家,她无论在教育实践方面,还是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方面,尤其是在这两者的结合方面,都走在当代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李吉林“我的大学在小学”、“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警惕自己”、“天亮就出发”等名言和思想,可分别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看出她的一些成长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76.
运用许渊冲所提诗词翻译三美论对《声声慢》两种英译文进行比较评析,讨论两译本作者为再现词中音韵、形式及其意境上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77.
语言、文化与思维关系密切。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思维模式。这些差异体现在语言中。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中国汉语是具有显著意合特征的综合性语言,而英语等西方语言是具有显著形合特征的分析性语言。本文对中英两种文化思维模式和语言差异进行了对比与分析,进而积极探索形成英汉语言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8.
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总闻》是他历时三十年而编撰的学术专著。该书废序言诗,独创"十闻",他的论说"因情求意",以示今古虽异、人情不远,以比较批评的方法扬弃前人之说、树立作者之意,并且征引屈原《离骚》、焦氏《易林》进行《诗经》解读,尝试比较品评,多发个人新见,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79.
王义钫 《老友》2015,(2):48
立意,就是在写作之前确定作品的主题思想。诗以意为主,是古今诗人创作诗词时共同遵守的原则。它强调一首诗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深刻的哲理光芒,丰富的思想感情。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清人王夫子在《姜斋诗话》中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统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些见解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解释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诗词写作确定目的就是"立意"。一首诗如果立意不明,不知所云,即  相似文献   
80.
张载依据《易传》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张载哲学关于“名”的观念也是对于《易传》中“名”等相关概念和命题的继承和发展。以“先识造化”为宗旨,张载繁复的哲学概念之间实具有内在的贯通性。“名”在张载哲学具体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指称和意蕴。更重要的是,特定语境中“名”与其它概念尤其是“象”“、意”“、道”的内在关系的清晰揭示,有助于对张载基础理论命题,尤其是其形而上学的丰富内涵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