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刘晗 《南都学坛》2006,26(5):6-8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主要内容是“君权神授”和“君权天制”,其理论的实质在于借“天”言“人”,为君权至上作论证,成为西汉王朝推行封建专制主义、推行儒术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董仲舒的天人理论,重视“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限制君权、监督最高权力的社会机制,对君权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2.
肖皓  朱俏 《管理评论》2015,(3):57-66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建立在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比较各部门拉动和推动作用的一种测算方法。本文在综合评价传统测算方法的缺陷、既有改进方法及其应用情况后,从经济效益、能源和环境效应出发,针对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采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的中国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比较系数改进前后计算结果的变化及其背后的经济含义,探讨兼具经济效益和节能环境效益的备选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指出在不同研究目标下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具有较好的延拓性,本文的改进方法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3.
介绍无轨电车采用变压变频控制的三相感应电动机驱动技术。  相似文献   
204.
建立了直线感应电动机理想的一维数学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导出气隙方程的解。分析了直线感应电动机高速运动时端部效应产生的原因,由解的特征分析电机参数变化趋势对端部效应的影响,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端部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5.
目前使用垃圾集中箱时需要人工打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易感染细菌病毒,因此课题组设计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新型热熔封口垃圾自动打包装置。根据垃圾集中箱的功能要求,课题组设计了基于齿轮和同步带组合传动方式的开盖和打包机械结构;采用了发热芯作为热熔断的装置;采用了真空吸气式自动套装垃圾袋的方式;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感应开盖、自动封口和热熔断的控制系统。实物样机的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可靠。新型装置满足社区、商场和医院等场所的垃圾分类管理和集中处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6.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理念,指的是生命之间的感应。先秦两汉散文在对这种生命理念进行艺术显现时,形成比较稳定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模式。通常兼顾生命感应过程中的声气相通。道家作品则比较特殊,或只写同声相应,或取消对同声相应的描写。在展现通过音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生命感应时,突出交流双方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7.
在平面设计领域中,文字不单单是传达信息的载体,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图形符号,还起着文字信息传达的视觉化作用,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设计。字体设计,就是对文字按照一定的视觉规律加以整体精心的安排。字体设计是人类生产与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逐步成熟的。  相似文献   
208.
“感物”一方面注重自然景物,将景物视为作家创作的源泉与诱因;另一方面,又重视主体情感与客体景物的融会,讲究心物交应、物我同一。从“感”的原始义出发,萌生了传统的“天人感应”之说。进人中国古代音乐领域后,以心物感应为基础触发了艺术创作与审美思想;“物”有几种不同含义,体现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钟嵘、王夫之、叶燮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感物”揭示出的是中国古代以心物感应为基础的主客关系认识,显示出心物之间“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209.
江宇冰 《学术交流》2002,(5):138-140
在诗、乐、歌合一的上古时代 ,《乐记》对以往零散的诗论有所继承和发展 ,并使之更加全面、系统。它强调君子知乐是诗歌创作的基础 ,心物感应是创作的契机 ,创作目的是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210.
《白鹿原》是九十年代以来现实主义"尤为重要的收获",陈忠实创造性地接受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将之与中国民间文化元素和中国儒家天人感应说相融合,创造了以人物命运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秘史,丰富并深化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