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92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纬书以"气"作为沟通天人关系的介质,形成了带有气化感应色彩的美学思想;纬书有大量谈论诗歌和音乐的内容,对诗歌和音乐的起源、创作心理和社会功能均有独到的看法;纬书对身体异相的描述与汉代大一统政制的出现相关,有着较为浓厚的庙廊气息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2.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有着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规范以及极强的随意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网络语言具有很多非常规现象,"雷"的活用即是一例."雷"在网络中被频繁运用做动词和形容词,同时具有了比以前更丰富的内涵.本文拟尝试着较为深入地分析"雷"的活用情况及特点,希望能对以后的网络词语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3.
周桂钿 《河北学刊》2001,21(3):10-14
董仲舒哲学在 2 0世纪一直受到许多人的批判。董仲舒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反面人物 ,是错误的也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家。本文从汉代的现实出发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详细分析 ,认为他的天人感应论是理论形式 ,实质内容却是针对现实的。屈民而伸君 ,是为了巩固统一的政权 ;屈君而伸天 ,是为了限制皇帝的权力。以历史唯物义观点来分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在汉代还是有一定的真理性 ,才会被当时的许多人认为是真理的  相似文献   
104.
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规律,不同于社会形态更替时期大破大立的规律,也不同于社会常态时期积累渐进的规律,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的社会文化心态嬗变的规律.主要包括:有序重组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各要素在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交换中,能够进行自组织,使某些要素的变化得以强化或抑制,使之达到有序化;涨落突变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部经常随机发生不同形式的微观涨落,当某种微观涨落被正反馈作用放大超过临界点,形成巨涨落,随之引发突变;连锁感应规律,即社会文化心态系统内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传感过程,其中某一个要素变化引发另一个或多个要素的变化,从而产生轰动效应.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三条规律,对于发挥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正值效应,克服其负值效应,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行为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在人文地理学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有着具大的生命力。它从相关学科(心理学、哲学、行为科学等)中吸取很多有益的成果,扩大了它的研究领域,因此应重新认识行为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06.
欠平衡钻井条件下阵列感应测井仪器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阵列感应的测井原理,阵列感应测井资料的质量控制,以及在欠平衡钻井条件下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的适用性分析。通过天然气介质与原油介质条件下阵列感应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在欠平衡钻井条件下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可靠。  相似文献   
107.
爱升 《女性天地》2008,(2):20-22
三个穷凶极恶的绑匪绑架商人金隆一家三口,危难时刻,一家人心心相通,与绑匪巧妙周旋,积极自救……  相似文献   
108.
“物哀”作为大和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有其浓郁的生态氛围和深厚的人文背景。本文论述了产生“物哀”观念的大和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而且还从审美思维对象、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思维结果三个层面对日本美学这一重要观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9.
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作品以浪漫主义美丽意境闻名于世.具体而微的形象构思是构造这种美丽意境的内涵,"真与美的统一"原则是这种美丽意境的指导思想.而且,济慈具有独具一格的美学想像与思维,毋庸置疑,"感应"与"反面感受力"是其美学想像与思维的具体体现.济慈诗歌包括两个主流领域,即大自然与爱情,而大自然与爱情又往往相互交织,融合无间,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美丽意境在济慈的诗篇中俯拾皆是,因而不免引起偏颇之见,以为他是一位唯美主义诗人.其实,他的诗歌不仅字句、景物、描写美,而且具有更深层的精神之美,他始终不忘以美的诗篇为人类谋求美好人生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10.
"感应"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用以解释创作过程审美意识生成的学说,这里我们将它运用到欣赏过程,并集中在时间性和空间性这两个方面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根据现代现象学的观点,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世界的关系,由此获得一种区别于"客观"的、与人自身的存在直接相关的"本源"的时空观念,欣赏感应正是鲜明地突出了这种时空的"本源性".我们首先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去远"和"定向"概念,分析了感应的空间性;然后从读者与阅读对象在时间流程上的同一性、现象时间的非逆转性以及我在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感应的时间性.我们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分析,能部分地揭示感应论视角的文学欣赏理论的内涵,同时也是尝试着将中国古典学说融入现代思维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