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3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94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同是饲养小动物,也许会培养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也许会培养出一个充满爱心的天使,区别就在于怎么样的"玩法"……  相似文献   
92.
天人感应观念曾长期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历史上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其在主流文化中的历史作用已经终结,但其荒谬性和不科学性仍广泛存在,需要我们高度警惕,科学普及工作必须重视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93.
本文论述了长篇小说《白鹿原》所包含的魔幻现实主义因素。在研究时,注意到了对《白鹿原》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历时性亲缘省察以及它与其他创作方法的共时性比较。  相似文献   
94.
“物哀”作为大和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有其浓郁的生态氛围和深厚的人文背景。本文论述了产生“物哀”观念的大和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而且还从审美思维对象、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思维结果三个层面对日本美学这一重要观念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5.
"慎独"是儒家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观念。以郑玄、孔颖达、朱熹等为代表的经学传统解"慎独"为"谨慎独处",而今人多据简帛《五行》篇解"慎独"之"慎"为"诚"或珍重之意,"独"则是指作为本体的心,"慎独"即指内心的专一或珍重自己的内心,这样对"慎独"的解释就由强调外在行为的"谨慎独处"论转为强调内心的专注专一。但必须注意先秦时代的思想家对心的理解与今天有着重大的差别,心的情感意义与认知意义在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慎独"观念的真精神就在于合外内之道。  相似文献   
96.
利用GIS技术将雷灾脆弱性构成要素在1km×1km的格栅上进行处理及图层叠置,得到精细化的格栅形莆田市雷灾脆弱性分布图。经分析得出,雷电灾害脆弱性较高区域多位于莆田西部和中北部,东部沿海雷电灾害脆弱性较低,且利用本文模型绘制的莆田雷灾脆弱性分布图与2002~2014年雷灾统计事故发生分布具有较高吻合度。  相似文献   
97.
汪高鑫 《学术研究》2004,(12):109-114
班固史学思想的神意化倾向, 其具体表现一是通过考证刘汉世系, 系统宣扬“汉为尧后”说, 从神意角度对刘汉皇朝的历史统绪作出了解说, 为刘汉政权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是通过大量论载和系统宣扬天人感应思想, 从而表达了他的天人观。文章还对班固神意化史观的理论渊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12,28(2):15-18
汉唐时期对灾异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历程。两汉时期,人们认为水、旱、震、日月食等属于灾异范畴,基本上是用阴阳五行说、天人感应论等来解释灾异的产生,表达其对灾异的认识。唐代,仍然注重与农业相关的灾异,与汉代相比,基本忽视了地震、日食、火灾等灾异。在两汉灾异认识论的基础上,唐代仍然认为灾异为天谴,但是也有人淡化了董仲舒"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的思想,认为"灾变"非"灾异",灾变有常,是客观存在或者是人为造成的,这就是唐代出现的灾变自然成因说和社会成因说。相较两汉而言,唐代对于灾异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客观。  相似文献   
99.
论诗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公持 《求是学刊》2003,30(3):83-89
诗纬为汉代三家诗及毛诗之外的一种《诗经》解释学 ,其基本性格以天人感应为核心 ,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诗纬虽已残佚 ,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可取的见解 ,包括对《诗经》的整体理解和对篇义及章句的解释。另外 ,诗纬中也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献 ,以及富含文学性的精警文字。古代因其与经义相悖谬而予排斥 ,近代则以其语涉荒诞多说祥瑞而予否定 ,此皆无助于认识其《诗经》学史上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0.
顺治“罪己”通常采用颁罪己诏、下罪己谕旨及祭告天地、太庙、社稷三种方式,其主要内容有列举自己的罪过、不称圣、不接受朝贺三个方面。“罪己”基于两个基本观念:一是认同古代帝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的信条,认为自己是天下共主、公众利益的代表,有责任使天下太平,“一夫不获,罪在朕躬”。二是相信“天人感应”、“变不虚生”,天灾人祸“皆由人事”。它是在清初复杂政治局势下皇权政治在多重矛盾中运行的产物,与顺治亲政后的政治密切关联,反过来它又对当时的政治统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