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375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553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31.
232.
元杂剧的繁荣有着多方面的文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元朝的政治、文化政策等对士子的影响。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拟以“海水”与“火焰”的交融为喻说明元杂剧繁荣背景下元代士子及元杂剧作品中士子的苦闷、浪子、隐逸情怀。  相似文献   
233.
正作为中国古代总结性的哲学家,王夫之的思想中涵盖多重方面,而伦理观念则构成了其中的重要内容。从道德主体的层面看,伦理领域的思考首先关乎对自我的理解。道德自我内含多方面的规定,在本体论的层面,这种规定具体既非仅仅限于感性存在(身),也非单纯地呈现为内在意识(心),而是展开为身与心的统一。作为统一的主体,"自我"以个体的生命存在为其形而上的前提,而身心之间的关系,亦具有某种体用的性质(身为心之体)。王夫之对身或生  相似文献   
234.
艺术、哲学和宗教是满足人的超越性精神需要的三种文化形态。但是艺术又有超越于宗教和哲学之上的自在自为性,表现为它不是认知宗教哲学理念的手段和途径,而是宗教哲学理念生成的母体,又呈现为人类的感性、理性"对话性共在"的一极,在时间之维上,超越于具体的时空背景和不同文化模式中的宗教、哲学文化的以及社会功利文化,而成为一自为自在的实体,具有永恒之价值。  相似文献   
235.
席勒深入论述了秀美的基础、本质和特征。他认为,人的形体美是秀美的基础,秀美与人的精神密切相关;交感运动是秀美的最佳表现方式,秀美的本质是一种体现人类精神的自由的美;秀美的特征是轻巧、柔和、生气勃勃,女性的性格更具秀美的潜质和表现性。席勒强调,秀美是通过人的身体的自由运动来展示人类的道德、精神,这是十分宝贵的思想,对于我国当代美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6.
这个星期天我过得不是很开心。弟弟总是向妈妈说我的坏话。我没做过什么事,可弟弟就随便说我。为此,我没少挨妈妈骂。 星期六上午,妈妈到邻居家去玩,我和弟弟在家里做作业。可写了一会儿,弟弟就不耐烦了,让我陪他玩会儿。  相似文献   
237.
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呈现有术无学的状况,没有超到其应有的作用.理性体育取代感性体育是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举措.理性体育的思想基础是贵身论哲学、人本主义思想和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是理性运动的思考者和实施者.  相似文献   
238.
马尔库塞出于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根源的探求,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出发提出了“爱欲解放论”,并设想了一种以爱欲解放论为主要内涵的非压抑文明方式。这种文明方式倡导一种“新感性”,马尔库塞通过对理性存在论的考察来阐明这种“新感性”,通过这种考察,不仅阐明了新感性的基本内涵,而且也在一定的程度指出了理性存在论的根本缺陷。但是由于这种新感性在存在论的根基处的阐明和检审一再被延宕,使得其最终没能突破理性存在论的樊篱。  相似文献   
239.
崔颖 《东岳论丛》2007,28(2):197-198
志贺直哉的青年时代曾有过七年学习基督教的经历,虽然随着对宗教认识的深化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最终背弃了基督教,但是因禁欲教义而产生的“性苦闷”却成了他创作的主题之一,并由此形成了反抗压制、尊重自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40.
"感性",在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西方传统哲学中,感性一直是在实体本体论及其赖以支撑的认识论传统之下被理解的.在这种框架下,感性在二元对立的思维中,或被抽象化为人的认识能力,或被直观为感性本体,但都远离了人的生命的现实性,导致对"感性"的理解是外在的,是与人相分离的.在马克思哲学中,感性被赋予了生命意义,感性是人的生命感性.是人的生命活动.马克思哲学从感性的人和人的感性活动出发,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对感性世界能动改造的理论论证,表征出人谋求生存,改善生存,谋求安身立命的理想前景,从而克服了传统哲学理性主义和直观主义的抽象性错误,超越了旧哲学的本体论倾向和思维方式,使感性成为"人"的感性,实现了哲学向"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