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5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68篇
丛书文集   981篇
理论方法论   164篇
综合类   2074篇
社会学   240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2008年9月,笔者在都江堰一线从事社工服务,在整个过程中,我对于社会工作整合资源的功能体会最深。从出发前的“我要做些什么”转化到“居民可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72.
作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提高效率,就必须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并使学生的个性和生命在关注和感悟中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用心去关注和感悟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3.
多捡一些     
《领导文萃》2010,(24):66-66
<正>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行走,突然刮起一阵风,落下好多树叶。禅师弯着腰,将落叶一片片捡起来放进口袋。一旁的沙弥说道:"老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大早我们都会打扫的。"鼎州禅师不以为然:"话不能这么说,难道打扫就一定扫得干净吗?我现在捡  相似文献   
174.
止斋诗初论     
止斋诗在诗思上具有郁勃不平的政治情感取向,但同时又能融苍浑于平实,归怨艾于雅正,体现出情兼怨雅的趋尚。止斋诗在诗艺上颇重用典,有意求雅;颇重炼句,有意求工;颇重炼意,有意求新,体现出淳雅工巧的创作追求。止斋诗具有不可忽视的多重诗学意义。一方面,它折射了永嘉学派的历史演进,其对雅正之思的强化正是陈傅良事功学术旨趣合乎逻辑的诗学呈现,而其与科举密切勾连的诗艺探求则对永嘉之学最终演为辞章之学深有影响;另一方面,止斋诗虽为"学人之诗",但它在诗歌的抒情性与工巧性追求上,又对包括"永嘉四灵"乃至江湖诗派在内的"风人之诗"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从而真正前驱性地参与了南宋后期唐韵复归和"宋调"式微的诗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5.
朽眼不可雕     
我们通过眼镜能够矫正视力,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医生能够通过任何方法治疗"看走眼"。令我们沮丧的是,我们的眼睛经常走眼,给我们制造一系列的遗憾,甚至错失良机,或者贻误他人终生。朽木不可雕这句貌似千古经典的名言,不知导致多少人看走眼。  相似文献   
176.
<正>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怎样愉悦地度过晚岁,特别是官员退休后应当怎样过好平常的日子?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据说王安石晚年定居金陵,经常与一位姓张的老人在街头相遇,彼此闲聊,海阔天空,很是尽兴。一日,姓张的老人对王安石说:"相公,你为官多年,与我等仅有一字之别。我被人唤作‘张公’,而您则被人唤作‘相公’。"王安石闻之大笑。他经常骑驴出行,由一个士卒牵引,走累了,或坐于  相似文献   
177.
178.
罗蒂从文学整体论和戴维森的隐喻观出发,认为文学不仅仅是美的技术,还是重建世界的力量.艺术以私人或公共隐喻的方式构建出想象中的社会实践.在促进人类团结减少残酷的伦理实践上,文学叙述与哲学论述相比,是更有实际效用的得力工具.因而罗蒂的实践是诗学的,不是哲学的.文学作品的道德救赎力量激发希望、促进自我改造与人类团结.  相似文献   
179.
美国空中杂技演员安吉尔·沃伦德。是世界上唯一用假腿来完成走钢丝表演这一高难度杂技动作的人。每次表演,她那优美动人的姿势,都博得了满堂喝彩。但是,人们绝不会想到,她是个因患癌症动过4次手术,并已截去了右腿的人。  相似文献   
180.
刘仪华 《兰州学刊》2010,(12):164-166
20世纪以来,西方电影人的一个夙愿就是把詹姆斯创作的小说搬上荧屏,现已获得可喜成就。然而鉴于编导的个性化解读、观众的时代审美特征、影视艺术的独特表征等因素,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面临着人物形象的重塑问题,尤其是他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或因渴望理想的婚姻爱情、或因追求自我真我的展现,往往沦为19世纪欧美文化的冲突或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的牺牲品。文章从文化诗学的视域,审视了詹姆斯女性人物之影视形象衍变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