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397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34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964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段珅  王大海  姚唐  邱琪 《管理科学》2018,31(6):128-144
  形式多样的促销手段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的重要方式。已有研究涉及的促销方式直接受益实体都是消费者自身,随着消费者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直接受益实体为慈善机构的捐赠促销活动不断出现,然而很少有学者对不同受益实体的促销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         基于信息框架理论和调节定向理论,以打折促销和捐赠促销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类变量中介检验和3阶交互效应方法,通过Spss软件中的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分析,解释调节定向在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对两种促销方式偏好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机制,并引入感知风险和感知稀缺两个变量,探究其在自我建构对消费者促销方式偏好影响中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调节定向在自我建构与促销方式选择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即拥有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认为促进定向信息说服力更强,从而偏好打折促销方式;拥有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认为防御定向信息说服力更强,从而偏好捐赠促销方式。当感知风险较高时,防御定向信息强化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捐赠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风险较低时,促进定向信息强化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打折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稀缺较高时,防御定向信息强化独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打折促销方式的偏好;当感知稀缺较低时,促进定向信息强化依存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捐赠促销方式的偏好。         在理论上拓展了信息框架效应的相关研究,揭示了自我建构与调节定向作用关系的适用边界。通过检验不同自我建构消费者对调节定向相匹配的促销信息评价机制,证明促销活动中的匹配机制可使促销效果更佳。在实践上,为企业在不同消费情景下面对不同特点消费者制定相应的促销活动提供了策略指导,从而提升企业的销售利润。  相似文献   
102.
李春梅  杨姣 《天府新论》2018,(4):119-128
公众廉洁感知的因子探析是科学清晰地界定廉洁内涵的基础。文章采用问卷调研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北京、武汉、福州、太原、银川、成都六个城市的1809份样本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公众廉洁感知是由三因素构成的,分别是公众对政府机构的廉洁感知、公众对立法机构的廉洁感知和公众对监督机构的廉洁感知。三个维度的公众廉洁感知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一研究结论将对廉洁感知的测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旅游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互联网购物平台的虚拟性和远程性强化了消费者感知风险,它也成为影响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聚焦消费者感知风险,运用SPSS 19.0及AMOS 21.0软件,构建以5个维度的感知风险为自变量、购买意愿为因变量、信任为调节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变量间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感知风险对信任的影响差异较大,仅经济风险感知与信任呈显著负相关;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总效应皆呈负相关;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存在明显的调节作用,有效地降低了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目前,以手机终端为依托的微信传播技术不仅给社会传播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且给社会风险信息的传播获取以及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与判断,甚至政府的风险决策与治理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鉴于此,选取了比较典型的案例——山东“问题”疫苗事件作为探讨对象,结合相应的统计资料,深入分析了在此案例中微信传播呈现出的显著特征,即传播内容庞杂未见明显的“沉默螺旋”的显现,传播态度多元化但偏于激动,传播迅速集中但议题缺乏持续的关注.研究认为,正由于这样的传播特征加之疫苗风险本身的特征与个体的偏颇性解读,使公众对“问题”疫苗事件产生了强烈的风险感知,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疫苗的污名化结果.因此建议微信时代一定要警惕媒介化的风险,风险沟通要在同理心的基础上进行,要引导公众对风险议题进行持续理性的关注等.  相似文献   
105.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从"趋向图像"到"被图像所围"的转变过程中,视觉文化潜在地形成了诸如挤压看者、拒斥其他审美感知方式等"视觉霸权"与"视觉殖民"行为,这些现象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认真反思视觉霸权给文学艺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06.
三论信息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的完整功能存在于客体感知信息和主体操作信息的相互转换与交流之中.客体感知信息是来自客体的、反映客观环境中物质与能量的存在和运动的状况的信息,主体操作信息是主体产生的、引导主体在客观环境中追求其目的的实践活动的信息.通过主体控制中枢的信息处理,前者转换为后者,通过主体感受器对主体的操作活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反映,后者转换为前者.两种信息相互依赖和促进,客体感知信息提供能动主体制定操作信息所依据的材料,并检验操作信息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主体操作信息通过其实施,检验感知信息反映客观环境状况的真实性,并开辟新的认识视域.总之,能动主体是通过观察其与客体世界的相互作用来认识世界的,这使两种信息的相互转换和交流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07.
"梦幻"是苏童早期小说的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呈现为其文本特点,就是叙述方式的独特性."梦幻"的感知方式同时决定了苏童早期小说所表现的人生世界的特征,即历史--生活内容的非逻辑性.苏童早期小说的这种感知方式主要来自于作家童年生活的经验与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思"辨——身体思维的内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不应把"思"仅仅归功于大脑,而忽视整个身体对思维的作用.思维不是一种独立于身体活动的先验逻辑能力或纯粹的主观意识,而是在有机体能够寻求和处理世界的信息时就已经具备的一种功能,一种根植于身体场的生成性活动.身体是积累和储存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的信息库,是持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身体场,它孕育和催生着所有形式的思维.正是独特的身体结构、生存意向、生命冲动、感知能力、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意志力、直觉、多层次的意识结构、灵活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共生性等共同构成了"思"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9.
"浙商"的人文特性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典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商"作为当代中国最大的商人群体,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其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结构的人文特性.同时,浙商存在和发展的局限也在于其人文特性.关于"浙商"人文特性的理论观点和实际感知,可以概括为"天人分离"与"天人合一"并存和结合的"浙商"基本人文特性,"自主性"与"相关性"统一的"浙商"主体人文特性,"个众"与"和合"统一的"浙商"总体人文特性.具有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和结构的"浙商"人文特性,对于反映和推进中国现代化具有典型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运用“整体阅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于实践,提出“整体阅读”首先要重视“整体感知”的教学观点,并探讨了整体感知的主要形式及重视整体感知的教学意义,力图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弊端,改变“满堂灌”的不良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