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1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42篇
人才学   50篇
丛书文集   128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385篇
社会学   20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谭力 《公共关系》2001,(10):13-13
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奠基人之一的梅贻琦说得好:“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虽对心目中的教授形象莫衷一是,但无不翘首以待学贯中西、诲人不倦、道德文章俱佳的教授学者为之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62.
1913年5月出生的刘绪贻先生是中国美国史学界的一代史学大师、学科建设的卓越奠基者,是具有强烈现实关怀而始终不忘思而行的公共知识分子。刘老不仅学问精湛、著作等身,而且在道德情操上可谓高风亮节,甚至在耄耋之年还在为推动中国的民主、自由和法治竭尽心力,秉笔直书,既有剑指禁区之勇,又有箫吟天下之壮心和道义豪情。如今,刘老虽已期颐之年在望,却无丝毫闲云野鹤之意,仍然在思考在耕耘,让他那充满理想、道义和激情的文章如清澈的泉水一样,去滋润和浇灌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心田。为祝贺刘老百岁华诞,本刊特刊发以下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3.
在中国,从事工艺美术事业的人,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即是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始于1979年,在此之前,中国没有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有的只是“老艺人”——听起来,这似乎是个不太规范的称呼,但这确实是真实的历史,它客观反映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国家相关机构以前对工艺美术工作者的认知;  相似文献   
64.
黄山脚下是一片不同凡响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设立县治,建制沿袭干余年,遗留李白、杜苟鹤等顶级文化大师的游踪墨迹。文有享誉海峡两岸的大文豪苏雪林,武有威震倭寇的大将军杜冠英,早在南宋代焦村镇焦炳炎兄弟俩被理宗赵昀钦赐为“文武状元”,还有左难当、杨文会等一批名士名流,名胜遗迹遍布太平湖两岸。  相似文献   
65.
与大师握手     
汪去 《可乐》2010,(10):27-27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中国巡演刚一结束,等待索要签名的拥趸就排成了长龙。大厅里人头攒动,拿到签名的"粉丝"欣喜若狂,好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相似文献   
66.
荐书录     
《中外书摘》2010,(5):51-51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成就。在她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流传中,涌现出了众多文学大师,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67.
人们都说,男人理发三天傻。是指刚刚理完发的我辈同胞,在头发长出新茬之前总有一个黑白分明的阶段。在这"三天傻"中,甭管你是多大年龄,什么身份,也甭管你理的是什么造型:分头、板寸还是背头,都会给人一种愣头愣脑的  相似文献   
68.
步雄 《北京纪事》2010,(12):58-59
我收藏着一张2000年10月20日的《北京日报》,如果说,人的尊严有如阳光,它就是一张因包裹着阳光而格外滚烫的“阳光日报”。  相似文献   
69.
云栖祩宏(莲池)<竹窗随笔>中所作的儒释道"三教异同"辨析,是深入理解明代"三教合一"思潮的重要文献之一.其中三教互融而互异的思想观点,尤其是对于儒释道三教在思想理论上精微之处所作的辨证,既申明三教融通,又阐发各家理论真义,体现了当时情势下对"三教合一"具有清醒认识者所臻之境.  相似文献   
70.
世相写真     
邓闽军 《老年人》2013,(5):15-15
◎我们总想着培养大师,一会儿跨世纪人才,一会儿人才宇宙计划,但很多年过去,遍地还是庸才;我们总想着提升道德,一会儿道德模范,一会儿道德标兵,但很多年过去,专家却说我们的道德像皮球在坡上,已滑到很低很低。——我们需要大师,也需要道德模范,但我们更需要的,其实是一个又一个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