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59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816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作为中国戏曲最一般的表演形式,随处作场诞生于戏曲的萌发时期,并一直延续到后世。其特征是表演过程的流走性、演出场合的流动性以及童子功搬演的自由性。随处作场是形成戏曲审美特征的现实基础,决定了戏曲舞台是没有指向性的、具有极大自由度的“空场子”。  相似文献   
92.
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创者,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常常写到故乡的人、事,也常常用到绍兴方言.从方言中提炼出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进入文学作品,从而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乡土文学作品。鲁迅作品中的方言运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识运用方言中富有表现力的成分为作品增光添彩;另~类则是作者从小习得的方言母语的在作品中的无意识流露。  相似文献   
93.
印度在独立过程中使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失去了革命的主动性,首先将印度的命运交给了英国去裁决,延缓了印度独立的进程。其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让国大党无法在印度统一问题上采取主动,很多时候只能坐视穆斯林联盟的强大,对印巴分治有消极影响,第三是对印度的种族仇杀不能很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94.
孙亚菲 《领导文萃》2013,(15):119-121
曾听说一件有趣的事:一个美国妹妹爱上她的埃及男同学,可神女有心襄王无意,男生找了个最好的拒绝方法,说"你能在世界地图上马上指出埃及吗?"妹妹当即气结。我也曾碰到一位在政府工作多年的美国老人,他骄傲地对我说,他当空军和在列车上工作时,"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我套近乎地问他去过哪里,有没有到过中国?"亚洲国家没去过,火车开不到那里,"他思索一阵后很自豪  相似文献   
95.
《庄子》寓言的以文为戏,是对以文为史观念的反拨与颠覆.其丰富奇异的叙事性想像,是对抒情传统主导下的诗人艺术想像的重要补充.其诗入小说的成功实践,是小说史上的创举.《庄子》对我国古代小说及其理论的民族传统和审美特征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6.
角抵戏是汉代兴起的一种戏剧样式,<东海黄公>是汉代角抵戏的代表性剧目.该文考察了该剧目出现的社会历史原因及其嘲讽方士巫师的喜剧内涵,指出它实际上是对汉武帝时期迷信方士巫师行为的反讽;该文还探讨黄公禹步"怪三步"的来由,以及作为古老的泛宗教文化形态的咒语"粤祝"产生的地域背景与历史渊源,附论咒语在现代社会存在的某种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
以宋代诗话为代表的历代诗话,记录了不少梦中作诗、得诗的故事和轶闻,而且记述甚详.这类不同于"诗中言梦"的"梦中作诗"现象,由于常常被蒙上扑朔迷离的色彩,述者、闻者都颇感兴趣,所以成为古代诗歌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引起个别诗话家的关注.像宋人阮阅《诗话总龟》就以卷三五、卷三六专列"纪梦门",辑录了46则此类诗话.梳理历代的"梦中作"一类诗话,可以将之分为六种基本形式,即:论诗出于梦,论梦中诗谶,以梦渲染诗作、诗人的"超凡性","梦"与"事"相契,记梦、忆梦之诗,借梦事正误、翻案.考察其作用,可以归结为克服"自卑情结"、引起受众注意、制造审美距离、有利广泛传播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8.
《看虹录》、《摘星录》等是沈从文 40年代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藉着和声作曲方法表达一种“向虚空凝眸”的抽象印象,探索生命的神与美。沈从文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在抽象思索的热情中重新给人好好地作一番诠释, 创造一种与过去情感十分相近的诗,以使生命得到平衡。  相似文献   
99.
《水云》是沈从文著作中一个最为特殊的文本, 它从哲理性、美学性高度,借助心灵独白或自我对白的方式, 对自己的审美追求作了重要表达。在生命中“偶然”向如虹如星的接触中, 激起“情感”的燃烧, 用“抽象抒情、绪体操”将这种燃烧化成作品--《水云》的这种“偶然+ 情感”模式正是沈从文的“人学”模式和“创作模式”, 认识这一模式, 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沈从文创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00.
阳戏"三圣"指川主、土主、药王,他们是阳戏类型的标志。清吉镇宅、降福还愿是阳戏"三圣"信仰的宗旨。"三圣"由世间"人"向天上"神"的演化过程,浸润神秘性,并呈多样化的特点。文章采用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结合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