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77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2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84篇 |
人才学 | 37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512篇 |
理论方法论 | 91篇 |
综合类 | 1375篇 |
社会学 | 188篇 |
统计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62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63篇 |
2011年 | 160篇 |
2010年 | 192篇 |
2009年 | 175篇 |
2008年 | 155篇 |
2007年 | 144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85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威尼斯商人》在中国舞台上极受欢迎,也是上演次数最多的莎剧之一,该剧的各种改编样态形成了跨文学、跨媒介的《威尼斯商人》在中国的文化共同体。早期的文明戏演出、戏剧协社1930年演出的《威尼斯商人》、1937年梁实秋亲自宣传的南京国立剧校演出的《威尼斯商人》等,代表着《威尼斯商人》在现代中国舞台实践的三次高潮,由于改编演出的立场与视角不同,呈现出以律法为主的立场、以鲍西亚为主的女性话语视角、以夏洛克为主的民族主义视点等不同面相。《威尼斯商人》的中国化改编与演出,不但使莎剧在中国焕发出新的生命,也推动着现代中国文化与思想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2.
武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4):173-174
鲍德里亚提出的消费社会与符号化思想对于中国戏剧舞台的生产来说,是个启示:戏剧为着人们的娱乐和审美而产生、发展并维持着长盛不衰,在消费社会的大潮中却难以逃脱符号化的笼罩。在戏剧舞台生产上,要不向外求,向内收敛,才能重新认识戏剧的本体,认识对新潮时尚与文化积淀的发展和继承,才能不至于迷失,进而促进戏剧舞台艺术的发展更新。 相似文献
103.
104.
龚冰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西方课堂已将戏剧教学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先进理念和工具,被广泛接受和推广.以莎士比亚的作品《维洛那二绅士》为教学范本,深入分析其主题和角色性格特点,并提出适应教学需要的改编意见,进行教学设想,探讨戏剧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现代戏剧在其形成期就带有一种本体性的文化品格,即生于城市、表现日常.在此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话剧由于不断地实践着这一文化品格而能够持久不衰,并诞生了很多戏剧史上的经典剧作.然而,在进入新时期之后,由于现代历史条件与剧作家对现代性的追求与理解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剧作家们在80年代有了从事种种戏剧实验的开放空间,另一方面消费社会中大众娱乐文化在90年代开始崛起并迅猛发展,而无论是远离大众日常实践的实验戏剧还是日常消费中的大众文化,都对现代话剧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并导致其走向了衰微. 相似文献
106.
107.
先锋戏剧中的时间就像魔方上每一个小方块,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被打破原有连贯性,随意拼配,时间混搭、虚实转换间,戏剧正如魔方,被赋予无限可能.形式新颖、时间混搭是表象,先锋戏剧通过这种方式,对传统戏剧的时间结构进行颠覆性的破坏与重建,具有未知的深度与强度,它或者帮助我们反思传统内里,或者极大地开拓全新的时间结构,涵盖了更广阔的生活场景,具有更深的艺术承载力;同时时间的灵活组合,也推动话剧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态势,使观众对话剧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深意有强烈的共鸣与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8.
<茶馆>是在产生颂歌的年代创作的,由于它在革命化叙事的同时,借鉴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理论,采用"串珠式"结构,利用以幽默为标志的富含张力的高超语言,不仅突破了自己,而且开创了我国戏剧创作的新局面,在多个方面具有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田本相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1,38(5)
西方现代派戏剧在中国经历了两起两落的过程。五四前后导入、传播和兴起 ,到30年代衰落 ;80年代再度传播和复振 ,到 90年代式微 ,其中历史经验和教训十分深刻。选择、过滤和消化之后 ,才会形成特色。田汉、曹禺等人为代表的诗化现实主义流派 ,代表中国话剧的优秀传统。改革开放后 ,西方现代派戏剧再次涌入 ,导致“探索戏剧”兴起 ,中国话剧舞台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0.
陈军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1,48(1)
如果说1993年田本相主编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以下简称《现史》)被认为是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中国现代戏剧(话剧)的一部富有开拓意义的力作①,那么时隔16年之后由胡星亮独立完成的《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以下简称《史论》)则是一部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