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载的“性”论始终坚持“合两”成“性”的性论观,强调“兼而不偏”方可“尽性”,通过勤勉不息的道德创造方可达到“继善成性”之境界。性善恶混的两种可能要在后天的道德实践中才能验证和实现,只有坚持“善反”才能实现人的“天地之性”。“有无皆性”是对自然主义“生之谓性”说的否定。张栽的“性”论是对儒家学说的深化和对中国“性”论思想的发展,是理学天理论的第一步,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2.
23.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思想不仅兼具关学和洛学之特点,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架构和型态.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对吕大临的思想与宋明理学的几个主要派别的重要代表人物之间的关联的说明和讨论,试图对其思想作一恰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24.
论疑难案件的界定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疑难案件在哈特与德沃金之间引起过争论,并导致疑难案件的界定标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整理了有关这一标准的当前共识:法律规则的四种局限与法律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重新阐发了法律的不确定性应当具备的三个相互关联的内容:法律的未完成性、法律的可论辩-证成性和法律的决断.  相似文献   
25.
日本是当今世界仍实行社会教育制度的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之一,战后日本社会教育的活动和内容,几乎都是围绕“设施主义”及“教养中心”等内容而展开的。特别是其理念的先进性和高度化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注目。但日本社会教育的不足之处却又正好是我国成人教育的优势之所在;因此如何借鉴近邻日本的有益经验并去其糟粕,乃是横向型国际比较研究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26.
伴随西方社会进入多元社会,以同质性为前提的同意理论与合法性的政治评价标准被学者们抛弃,"如何合法化一个国家"的问题被"如何证成一个国家"的问题所取代,标志着西方政治哲学发生了一种证成转向。证成转向在形式上表现为用公共协商取代多数决定,其实质则是社会中不同群体间的权力再分配,即在多数掌握了强制权的条件下,因多元社会的形成而沦为少数的主流群体试图通过掌握话语权来抗衡多数,来继续维护其对社会的控制。就此而言,证成转向反映了西方主流群体对多元社会的一种忧惧,而这种忧惧则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多元社会中究竟需要政治同化还是政治进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天地以和顺而为命,万物以和顺而为性. 继之者善,和顺故善也. 成之者性,和顺斯成矣. 出处:《周易外传》卷七,中华书局版. 赏析:这是王夫之论述和顺之价值功能的名言,深刻地揭示出天地万物都以和顺作为自己的性命以及继善成性与和顺的内在关系. 和,是指对立的双方或各方具有和谐共存的性质而不相悖害;顺,是指对立的双方或各方能够遵循共同的规律而不相违逆.  相似文献   
28.
宋儒对儒学创新之一在于构建自己的心性论,这对于深化儒学,应对佛教挑战具有双重意义。但在具体论述或提法上也不乏疏失,清初诸儒大都对此有所辩驳,陈确也不例外。其基本观点是服膺孔孟尤其是孟子,主张性与情才气统一,反对彼此割裂,不赞同性的二元论,构建自己的性善一元论。与此同时又发挥《周易》"继善成性"的观点,着力在孟子所讲的尽心、尽性、尽才、扩充角度诠释性善,使性善落到实处,这与晚明王学末流空谈性善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29.
如果我们都相信,人是生而自由并且都有理性,那么,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应该有国家?国家其中的一个核心特征,是它保有施行合法强制或暴力的垄断权。当我们生活在某个国家之中,如果我们不遵守它的法律,代表国家政治权力的政府机关,特别是其中的执法机关,就可以把我们拘捕,我们反抗的话,在必要时,他们更可以使用暴力。  相似文献   
30.
针对张载提出的"气质之性"与"变化气质"、"成性"三个概念,《宋元学案》指出,性只是气之理,是气自有之条理、规律,因此气质之外并不存在一个名叫"天地之性"的性,人只有"气质之性"。正因为"气质即性"、"气质之外无性",故气质亦无待于变化,否则,气质变化了,性也要随之变化。同样,气之偏也不是性,也不需要一个后天的工夫过程来"成性",因为《周易》所说的"成性"乃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成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