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7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32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213篇
人才学   8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612篇
理论方法论   456篇
综合类   5360篇
社会学   534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8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535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56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702篇
  2007年   561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31.
在古典戏曲家看来,戏曲是“以离合之事,抒悲欢之情”。离合之事,是叙事;悲欢之情,是抒情;叙事得小说之筋骨,抒情取诗歌之精神。因此,古典戏曲与诗歌、小说之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32.
周保巍 《浙江学刊》2007,2(3):70-77
建立在“普适价值”基础上的“文明”诉求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所展现的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核。正是在以“进步”理念为核心的“推测史”框架内,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历史叙事”为手段,通过把苏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野蛮的”,把“英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文明的”,从而得以在彻底颠覆“苏格兰性”的基础上确立起对“英格兰性和不列颠性”的认同。正是在“民族认同”实现新、旧转换这一特定历史时刻,苏格兰启蒙运动方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933.
裴登峰 《社科纵横》2004,19(1):81-84
该文在将《战国策》与《左传》、《国语》比较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战国策》在叙事方式上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 ,并以此说明了《战国策》在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934.
中国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中国(大陆)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情况的综述和评论。文中 回顾了中国学术界“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史,对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在此基 础上,总结了中国学术界对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的特点,并对该研究所反映出的中国学者的 历史认识、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学者的反思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935.
高萍 《唐都学刊》2002,18(1):39-41
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视角模式看 ,《史记》在总体上采用全知视角 ,局部采用限知视角丰富叙事层面 ;而以“太史公曰”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不仅开创了“叙中夹评”的传统 ,而且开创了“多元视角”的叙事观念  相似文献   
936.
王宏纬 《南亚研究》2002,(2):3-5,13
196 2年中印边界战争已过去 4 0个年头。尽管今天中印关系已大有改善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但是那场暂短的战争所产生的误解依然存在 ,其阴影仍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印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印两国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的历史和相互学习的优良传统 ,两国在近代都遭受过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剥削 ,在它们于 2 0世纪 4 0年代末期分别获得独立和解放后 ,本应平等相待 ,相互学习 ,互相支持和密切友好合作 ,以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各自的国家 ,使饱受苦难的中印两国人民得以早日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 ,令人们遗憾的是 ,由于某些领导人的错误…  相似文献   
937.
《平家物语》的历史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的军记物语产生于连年战乱之后的和平时期,战争的苦难经历使和平时期的人们思考了许多问题,因此,军记物语描写了人的尊严,父子、兄弟的亲情,妇女儿童的蒙害以及战乱带来的悲剧。以超越了敌我,超越了胜负的视点来洞察人与社会,表达了终于迎来和平的人们希望社会永久安稳的心愿。  相似文献   
938.
管宁 《求是学刊》2003,30(6):104-108
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新生代和私人化两次小说叙事转型,不仅是作家文学观念的变化使然,同时也与这个时期大众文化兴起所形成的社会文化氛围密切相关。进入新世纪之后的文化转向,使文学更趋边缘化。但如果人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文学,就不会对文学的处境抱悲观态度。  相似文献   
939.
核威慑问题涉及军事、政治、国际关系、科技、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是一个极为敏感又牵涉面广且同人类的和平、安全、幸福以及身家性命密切关联的问题丛。核威慑关乎生命价值和尊严问题,关涉政治权利的正当性问题、传统战争伦理规范的适应性问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问题,涉及主权、人权与国际正义的困境问题。核威慑的伦理问题错综复杂且牵涉面广,人类迫切需要发展核威慑伦理理论,提升自身对核武器的实践理性能力。  相似文献   
940.
连接传统知识分子与现代启蒙者的师者承担了20世纪文学启蒙的任务,富有意蕴的师者形象成为一种身份符号.传统师者形象具有渠道沟通、价值预设和精神导引等功能.五四新文化运动既强烈质询传统师者的"道统"观念,又促使承担启蒙价值的新师者的形成.新时期文学启蒙精神的高涨再一次突显师者功能,"标本式"、"艺匠型"和"职业型"三种形象类型呈现了新时期文学启蒙话语的阶段性表达,传递了师者传输启蒙理念的意义和限度.作为承担启蒙价值的文学形象,当下语境中的师者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何以为师"、"对谁言师"和"如何为师"这三个问题叩问了师者的存在基础、传授对象和立场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