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30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所指/能指的符号学批判:从索绪尔到解构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绪尔的所指/能指图式建立起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在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引起解构主义学者的发难。解构主义提出能指的漂移等话语,把文本视为一场能指的自由嬉戏。能指互相指涉,意义不断地被后移,从而否认文本有确定的意义以及稳固的结构。解构主义展开的符号学批判,将文本带入到一个无尽的开放性和永恒的运动中。然而对所指/能指的解构并不意味着解构主义站在了无可争议的位置,我们必须对此作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2.
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大多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这三者中的部分方面加以考虑,而未充分、全面认识到认知客体、主体和体现方式这三者在语言模糊性形成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语义三角理论正确地区分了符号、客观事物、思想或概念三个要素,并直观说明了三者在意义产生过程中的作用,也为分析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根源奠定了理论框架。在语义三角理论框架下分析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对语言模糊性形成的根本性作用,将利于完整而深刻地揭示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根源和实质,利于更好地掌握语言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3.
隐喻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本文试从彭利元教授对Ogden&Richards的经典语义三角修正后得出的新"语义三角"的视角对隐喻进行解读,以揭示隐喻的产生、本质以及分类和功能。隐喻是在人类认识世界并与其相互作用以及创造语言过程中产生的;其本质是从一个概念域(源语域)向另一概念域(目标域)映射的结果;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认知功能和语言学功能;它对人类认识世界和创造新的词汇和概念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并间接地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从三个方面可证明《殷周金文集成》著录的10176号器的作器者为夨人:(1)授图之地豆为夨邑;(2)篇末"厥■(授)图夨王于豆新宫东廷,厥左执要,史正中农"中代词"厥"字两见,所指均为夨方;(3)此器为"左执要"者所作,"左执要"者当为付方/债务人一方,而非受方/债权人;"左执要"者即"付散氏田"的夨人,而非散氏,即此器为夨人所作?蚀似鞯倍獕魅伺蹋皇巧⑹吓獭  相似文献   
25.
符号学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创立的,他被尊称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里并影响了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以及转换语法等很多语言学派,他的理论被应用到语言学之外的很多领域。在此尝试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尤其是关于所指和能指关系的论述,对部分网络笑话进行分析,阐释其幽默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26.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小说《红字》中海丝特胸前所戴的红字“A”符号有着丰富而特剐的含义。文章从形象符号的“能指”、“所指”及意义等方面对海丝特的红字“A”的意义的嬗变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充分揭示了海丝特美丽、能干、勇敢和坚强的人格魅力,从而使红字“A”的原义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27.
本从符号学的角度,对诗词语言的能指和所指的划分和使用和进行探讨。并运用的解构主义关于“滑动的能指说”的观点对诗词解读的多元性和不定性的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28.
真理论的传统分类难以一致地处理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在弗雷格的意义理论视角下,主要代表人物的真理论思想可获得更为合理的归类与解释,同时我们也能获得对经典逻辑与直觉主义逻辑的更深洞察,得到逻辑一元论的结论。弗雷格的逻辑理论在所指维度揭示真谓词,是一种关于先验真的理论。通常的真理论只是在语力与涵义维度上解释真谓词。真是在动态权衡后被背景模型下的理论接纳。从这种真概念,熟知的符合论、融贯论与效用论可得到兼容而充分的阐释。  相似文献   
29.
英语学习的困难之处,在于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化.依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构成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是不同的.能指的不同是明显的,而所指的不同则往往不为人们所理解,所指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正是外语学习中的难点.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学会用英语能指与所指所构成的语言符号进行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30.
隐喻是《楚辞》写作的诗学机制,隐喻翻译直接关乎目的语读者对《楚辞》内涵的理解与领悟。隐喻翻译应兼顾隐喻目的,以传递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为旨归。以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为观照,在达成所指目的时可以采用等喻或者换喻的方法,在达成语用目的时,可以采用转换意义、省略喻体的翻译方法。恰当的隐喻翻译,有助于塑造诗人爱国求索的形象,有利于目的语读者领会诗人笔下深刻的内涵,也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