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54篇
社会学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词缀的演变是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类重要的语法现象,也是汉语历时语法研究过程中不能回避的语言难点.本文以"老"、"阿"、"子"、"儿"为例,发现汉语词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一般的规律性,即都经历了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形成后的词缀具有位置固定、标记词性、结构紧密、语音弱化、呈封闭式发展等特征;并在汉语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大量新词的产生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12.
现代汉语的“儿化”,“儿尾”可以归并为五种不同的发音类型,其语法作用也不尽相同。作为词层形式单位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更复杂的语言形式单位简化到词的过程。根据“儿化”、“儿尾”的不同发音特点,可以列出其不同的地理分布情况。这种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13.
本文对算术—几何积级数的求和公式给出证明,并通过变量代换.由算术—几何积级数的求和公式得出算术—几何比级数的求和公式。  相似文献   
214.
武汉臣的杂剧《散家财天赐老生儿》,不仅是一部描述家庭内部争端的家庭伦理剧,更是一部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社会风俗剧。元代小商人处境的艰难,宗族内部的财产继承制度,元蒙民族统治下的民族信仰,祭祀传统,以及一夫多妻制、赘婚制等婚姻状况,皆在剧中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215.
近代汉语词语"儿夫"以唐五代末为界,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应作不同的分析"儿夫1"为"我的夫";"儿夫2"即"男人、丈夫","儿"指示性别,其来源可能与阿尔泰诸语言中表示雄性意义的词有关.  相似文献   
216.
文章从微观层面剖析文化生态,对洮岷花儿中“阿欧怜儿”曲令及其文化内涵所生存的文化空间、政府主导的基层实践现状予以了细描。洮岷地区唱花儿、听花儿、聊花儿的文化现象,实为当地的一种口头传统与生活方式,其源出于本土文化生态。断此,传承的文化活水便会成为无源之死水一潭。故“非遗”保护必赖其文化生态组成的文化空间之保护;“主导”作用需到位,不缺位,更不可越位。  相似文献   
217.
太原话儿尾作为构词语素 ,使用时内部有差异。从形式、语义、功能、作用以及发展趋向几个方面进行描写分析 ,与普通话必读儿化词对比 ,可见太原话儿尾使用情况 :由南到北递减 ,逐渐向儿化过渡。  相似文献   
218.
通过对阿勒泰市红墩镇老户儿家这一汉人移民社会形成与之后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考察,认为移民群体在迁徙至迁入地时,面临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必然会引发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的具体策略受场域的制约,因场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19.
杜贵晨 《河北学刊》2012,32(3):88-92
中国古代小说以"物"写"人"的传统自唐代发生,至元明间《三国演义》、《水浒传》逐渐被突出起来,但至明中叶《西游记》写"紧箍儿"始,才有了真正作用于人物性格命运的物象设计,至《金瓶梅》写"胡僧药"、《红楼梦》写"冷香丸"而渐次发扬光大。其后先相承,显示了中国古代小说在"文学是人学"方向上的进步,而其为物之来历与作用大都神异怪诞,表明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尤其是中心人物形象,虽在细节的写实上可能精妙绝伦,但其基本性格命运却多因作者的意图而成,很大程度上是作家理念的产物,与西方所谓"现实主义"的风格相去甚远。我们切不可只是套用西方文论来解读中国古代小说,而应从文本出发,适当参照西方理论,独立自主地发现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特点与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220.
学界对回鹘文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以文献和出土文物、文书为依据对什么是回鹘文,回鹘文如何产生,其创制情况、使用范围诸问题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