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7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3099篇
劳动科学   144篇
民族学   203篇
人才学   566篇
人口学   101篇
丛书文集   3504篇
理论方法论   824篇
综合类   6427篇
社会学   1281篇
统计学   22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931篇
  2013年   908篇
  2012年   1001篇
  2011年   1276篇
  2010年   1090篇
  2009年   1329篇
  2008年   1588篇
  2007年   1151篇
  2006年   1117篇
  2005年   1424篇
  2004年   982篇
  2003年   599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283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网络环境下的编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互联网络。它正以极快的速度逐步渗入到世界各地及各行各业 ,给传统编辑出版工作带来的影响尤为深远 ,赋予了传统的传媒方式与编辑出版方式以新的内涵 ,加速了编辑出版活动现代化的步伐 ,成为现代编辑出版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出版部门急需建立内部网络系统 ,实现编辑知识的共享 ,并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编校、排版、组稿、约稿、审稿等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2.
103.
把共产党内部搞好 ,是党的性质和地位的内在要求 ,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是搞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执政地位就一定能够不断巩固。  相似文献   
104.
现代大学应有现代的办学理念 ,正确的理念是办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树立社会服务、教授中心、学生主体等理念 ,才能在未来的国际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5.
教育部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设计应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的新理念 ,而“做人·作文”教学的提出则顺应了新课程的教改需求 ,很具前瞻性。与此同时 ,“做人·作文”教学实践在“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方面还需要更加深入具体的关照  相似文献   
106.
洪亮 《经理人》2002,(7):6-6
杰杰克·韦尔奇退休已经有半年了,他的继任者伊梅尔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目标是把GE带到二十一世纪,而不是跟随杰克的老路,所以我必须以我个人的个性,我的方式来领导这个企业,而且我现在觉得挺顺手。”前任是如此地成功,以致于他的继任者一时间似乎是生存在他的光芒之中。在当今这个十倍速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要想领导一个企业或部门维持已有的成功乃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必须突破前任的光芒,走出适合自己个性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7.
康德提出世界历史理念 ,认为自然目的性引导人类走向公民法治社会 ,只有在世界公民法制社会中人的能力才能发展完善。黑格尔进一步发展了世界历史理念 ,指出其核心是一切人的作为人的自由。德国古典哲学的“世界历史是世界法庭”的眼界 ,在全球化的今天具有不容忽视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08.
109.
孙志强 《领导广角》2002,(11):13-15
江泽民同志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所谓执政理念,就是一个政党为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问题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虽然已经积累了很多执政经验,但是,并不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个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握时代特点和借鉴其他执政党的经验教训,真正坚持和实践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使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0.
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美与法德在对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不同,双方关系跌宕变化。盟友虽不致反目,但变化必然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这是美与法德在安全观、战略理念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分歧等深层次的原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