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1907年前后,章太炎和刘师培都发展出了以平等为核心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章太炎总括其宗旨为"齐物",刘师培则称之为"均力".在本体论方面,刘师培认为万物一体同源,章太炎则否定了体与源的存在.在主体性方面,刘师培要求去除身执和是非利害之见,使人将自身投入更大的民族和人类主体,章太炎亦申言排遣我执,倡导革命道德,但更强调存在论意义上"随顺依他"的具体主体.在政治构想方面,刘师培投身于无政府主义的理论与行动,认为实现平等必须取消分工,而章太炎则明确批评无政府主义的主张,以"齐文野"为实现平等的可能之径."均力"和"齐物"分别是对普遍性和差异性的极力承认,二者的差别展现了平等概念的两种不同面向.  相似文献   
52.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文学者.他建构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奠下了始基,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53.
禅宗意境虽不可说,但却可以借助文字有所显示。文字禅所强调的“文以载道”,即是谓此。宋代文字禅的兴起,使禅宗语言哲学完成了由不立文字、道断语言,到不离文字、不执文字的无痕换骨,充分展现了禅宗在语言哲学和方法论上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54.
牟宗三作为第二代新儒家的著名代表和最富有原创性的哲学家,创立了道德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把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统一起来,把道德心和认知心统一起来,把智的直觉即德性之知和科学理性统一起来,给新儒家的内圣外王之学找到了哲学的依据。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成为以中国哲学为本融合和消化西方哲学的一个典型。无论他的哲学有什么偏颇和缺陷,但他开辟的融会中西哲学的理路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5.
在现行民事诉讼举证规则下,专利执行保险条款加重了专利权人的举证责任,这导致专利维权举证难、成本高现象突出,同时抑制了科技型中小企的技术创新动力。为减轻专利执行险诉讼中专利权人的举证责任,我们可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在现行法的框架下,借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规定,明确专家证据的可采性,减轻专利权人对技术性问题的举证责任;完善《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内容,重新分配专利执行险诉讼中专利权人的举证责任。针对不同的专利类型,通过减轻专利权人在专利侵权诉讼时的举证责任,降低专利权人在专利执行险诉讼时,对调查、取证费用的理赔数额。二是在制度设计上,对专利执行险条款“不保范围”作出调整,适当地扩大保险人的承保范围,从整体上减少专利执行险诉讼的争议点,进一步减轻专利权人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56.
57.
春秋执罪考     
文章通过梳理《春秋》经传相关记载,总结了春秋时代文献可见的所有执人事例,并以法律史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春秋时代的"执"分"罪而执之"和"无罪而执"两种情况,其中以"罪而执之"占绝大多数,可称为"执罪"。春秋时代的"执罪"又分为对涉嫌有罪者的执拿拘禁以及对战争中敌方人员的俘获,在"大刑用甲兵"的法制传统下,两者都被视为对有罪者的"执"。同时,《春秋》经传中的"以归""止"事例与"执"密切相关,在制度性质上与"执"基本相同。通过对这些执罪事件的统计分析,可以得知春秋时代的"执"并不能简单归入"刑罚"或"强制措施"的范畴,而是二者兼有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谱系中,存在三种基本的观照时间的方式:"执有观时"、"体无观时"、"解空观时",分别对应于传统的儒家、道家和佛禅这三种文化类型。传统儒、道、释观照时间的方式不同,其各自超越时间的路向也不一样,儒家是持存和延续"有",道家是返回本源之"无",佛禅则是破除执念、顿悟证"空"。这三种观时方式可以概括出两条时间意识的主线:"绵延"与"空观",这两者自身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了一种悖论性关系,这种时间悖论不仅来自各自理论本身的复杂性,更关键的是取决于肉身生命的"有死性"。正缘于此,这种时间悖论始终存在并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诗学等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59.
个人投资者在IPO投资中存在大量非理性行为。基于机构投资者对IPO质量识别更具优势这一假设,研究了影响IPO公司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对非国有企业,业绩增长和首发金额对机构执有比例有正影响,而公司年龄与销售收入这类代表公司成长的变量与机构执有比例成反比,显示机构有意回避那些"过成熟"的企业。而机构对国有企业的评价标准与对非国有企业有明显的区别。进一步对可能影响IPO长期回报的公司基本面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执有高质量公司的组合平均意义上都能获得更高回报。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模仿机构投资者的择股方式进行IPO投资。  相似文献   
60.
就本质而言佛教哲学属于境界形而上学之列,就境界形而上学的“学”来说,它不仅具有“学问”的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觉悟”的意义。僧肇哲学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它首先在“学问”意义上建立无执的存在论,说明世界本身是“空”的;其次从“物不迁”方面进一步论证世界“空”的性质;最后则从“般若”智慧出发,通过“觉悟”说明如何走向“空”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