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徽墨余韵     
正很多人到黄山,都是冲着山色;而有些人执着要去拜访的,则是徽墨的故乡——黄山市下属的徽州区。以前,徽商兴盛时,徽州是整个皖南,甚至安徽的代名词。如今徽派文化难以望黄山相背,于是二者的主从关系便自然而然易位。清代歙县的制墨大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并称徽州"四大墨王",特别是曹素功,把徽墨推广到上海、苏州一带,为徽墨带来巨大荣誉,因而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称。后来,曹素功墨庄从徽州先迁往苏州,后至上海,传承了几十代后成  相似文献   
62.
还君明珠     
<正>"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当人妻将绣花帕子从那男人手中缓缓抽离,再吟唱这诗句,旁观者怕早已泣不成声了。好一出离别苦的悲情剧!十分无奈、十分留恋、十分悲壮、十分怨恨!恨天无眼,怎让小女子早嫁这两年;怨地无情,已为人妻又何苦再遇他?  相似文献   
63.
64.
佛教并非单纯的宗教迷信,佛教无我论也不是教导世俗要抛却自身,它是以深厚的理论渊源为基础,以深刻的人文关怀为依托,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告诉世人烦恼与不幸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执着和妄念,并指引人们通过自身的觉悟与努力以达到自我解脱,最终证得涅寂静。佛教这一理论于我们的日常伦理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RBR司法模式乃"执果索因"司法模式之简称,它具有各种科学上的深层依据,在实践中有其发生的必然性。该模式在中外司法史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同时也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赞成或异议者皆有之。在有关该模式的描述或争论中,无论是发现者、倡议者还是异议者,并没有清楚说明该模式生效的条件、作用的方式和功能的边界等基础性方法论特征。值得指出的是,该模式在中外方法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或价值,并且也给予中外方法论学者以若干重要的启示。在对该模式的方法论特征和地位给予细致梳理的基础上,可以"假说—检验法"重构之,以克服其在知识谱系上的若干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6.
在中国古代人文思想的谱系中,存在三种基本的观照时间的方式:"执有观时"、"体无观时"、"解空观时",分别对应于传统的儒家、道家和佛禅这三种文化类型。传统儒、道、释观照时间的方式不同,其各自超越时间的路向也不一样,儒家是持存和延续"有",道家是返回本源之"无",佛禅则是破除执念、顿悟证"空"。这三种观时方式可以概括出两条时间意识的主线:"绵延"与"空观",这两者自身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了一种悖论性关系,这种时间悖论不仅来自各自理论本身的复杂性,更关键的是取决于肉身生命的"有死性"。正缘于此,这种时间悖论始终存在并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诗学等文化领域。  相似文献   
67.
刘勰《辨骚篇》列于《文心雕龙》“文之枢纽”之总论 ,是第一篇全面而高度评价《楚辞》之专论。然龙学界却普遍认为“博徒”与“异乎经典”之“四异”皆为贬词。其实不然。它们恰恰是充满感情色彩的褒美之词。《楚辞》之所以能够博得“《雅》、《颂》之博徒、词赋之英杰”之美誉 ,关键是因为它“取熔经意 ,自铸伟辞”的通变创新精神。刘勰由此而归纳出“执正驭奇”的文学创作原则 ,迄今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在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中,文明执收是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公路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收费站环境的治理,甚至关系到能否赢得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同时也关系到收费站"存与撤"的问题,为此通行费文明执收是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9.
林安梧 《船山学刊》2017,(5):99-105
本文旨在阐明"存有三态论"的基本构造,以及由此而衍申成的本体诠释学。首先,回溯到一九九一年有关"存有、意识与实践"之探讨,并经由一九九六年之"道言论"而展开﹔指出"存有的根源""存有的开显"与"存有的执定"三态,而这是承继王船山"因而通之,调适而上遂于道"的进一步发展。再者,经由"道、意、象、构、言"这五层次,而论述"本体诠释学"的基本结构,指出由"存有根源的体证"而"意向的体悟""图象的想像""结构的把握"以及"话语的记忆",这是彼此多阶而相互回环的无休止过程。诠释与生活,意义与世界,原是通而为一的,经由生活世界而有意义诠释,其中便隐含着沟通、诠释、批判与重建,永续不止。进一步,将此置于经典诠释的角度来看,我们将发现"人""经典"与"道"这三者互为核心,以"两端而一致"的方式,交互循环。一方面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另一方面,义理明而后训诂明,两者通贯,本末为一。  相似文献   
70.
:梁启超将“性善论”与阳明“心学”结合 ,提出了“致良知”的道德修养论。他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解释。章太炎则将“性恶论”、进化论和佛教法相唯识宗的有关理论揉合成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道德修养论。他把道德修养视为“破我执” ,并提出了“依自不依他”的道德原则。两者的道德修养论都具有“唯意志论”的倾向 ,而章太炎则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