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6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67篇
理论方法论   283篇
综合类   2132篇
社会学   115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邓晓芒的文学评论集《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境界》,深刻反思和批判了当代文学中的民族文化失语现象,从中传达出他对"语言是存在家园"这一现代哲学思想的创造性理解.这种创造性理解首先体现为,邓晓芒对人的痛苦与形而上学的语言意义相互生成的内在关系的发现;这种创造性理解还体现为,他认为语言建构起人存在的可能世界,使人能从人的自我对话出发走向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从而成就人作为人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2.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先是依据德国宗教批判的完结,从而让批判回到世俗世界,然后又由世俗批判深入到哲学批判,最后由哲学批判诉诸于现实批判。这里,马克思的批判不仅体现了一种具备深沉历史分析方法的严密逻辑性,还体现了客观、科学的批判原则。这种科学的批判是一种既没有全盘否定也没有全盘肯定,而是既有否定又有肯定并以否定形式为主的扬弃。  相似文献   
993.
威廉·莱斯系统地考察了"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指出"控制自然"观念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在组成部分和控制人的工具,它必然会导致自然的异化和人的异化。莱斯强调只有实现制度的变革和科学技术伦理价值观的转换,才能实现自然和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994.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不仅扩大和深化了表现领域,获得了批判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持和精神资源,而且改变了传统历史小说注重情节演绎的叙述模式,拓宽和丰富了历史小说的写作途径与探索空间,实现了历史小说在文体和审美形态上的创新与多样化.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新闻学的开山祖徐宝璜在其《新闻学》一书中,第一次较系统的阐述了新闻理论、新闻采写、新闻事业的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思想,正式开始了我国新闻学的"学"理研究。强调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徐宝潢新闻思想的一大特色,仔细分析领会徐宝璜的媒介责任观对于今天的新闻实践依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生命节奏”说构成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所在。这一美学观念与他生活的历史情境与文化语境有着密切联系。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对于当代文论研究仍然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思想的一般本性规定为批判,也就是对于事物边界的划分。无原则的批判,既否定立场,也否定根据,是一种无立场和无根据的思想,它只关注事物本身的显现,也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998.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方“空间批判”论著在我国的陆续出版,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增多,且向多个学科扩散。通过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书和当当网上书店在售图书进行数据检索分析,分时段、分学科地探究了这个超过二十年的出版过程的具体状况;同时对照国外论著在我国出版的情况,以同样的数据检索方法对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揭示了相关领域译作出版对国内研究的重要影响,从而得出西方“空间批判”论著的出版对我国学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999.
小说《伊凡· 伊里奇之死》描写了主人公伊凡从患病到死亡的经历,呈现了伊凡在肉体与精神双重折磨下的心灵挣扎.小说中,疾病不仅象征着生理意义上的身体状况,同时承载着托尔斯泰对存在与死亡的认知,是托尔斯泰运用隐喻艺术思维创造的文学意象.文章通过细读伊凡的疾病体验,分析小说中的疾病隐喻,如身份的转变与建构,自我的审判与觉醒以及作者对社会病态、异化现象的批判,深入解读托尔斯泰赋予疾病的多维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