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168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803篇
理论方法论   120篇
综合类   1517篇
社会学   113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梁斐 《学术论坛》2003,(3):37-38
从道德角度 ,对诚信规范的传统含义进行解读 ,并结合现实剖析当前“诚信”匮乏的缘由 ,以寻求构建 2 1世纪中国诚信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20世纪后期,北美教育领域出现了强调思维能力和气质,克服低层次、复制性学习弊端的“批判性思维运动”。几乎同时,一股逻辑学的“新浪潮”———“非形式逻辑运动”在高校兴起,结果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的培养成为高校非形式逻辑教育的目标,而非形式逻辑教学成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培养的主要途径。二者的互动,给高校逻辑教学带来新气象。  相似文献   
23.
鉴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科学技术界提出的迫切要求,科学理性的探讨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科学理性具有哪些特征?怎样认识这些特征?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弘扬科学理性.  相似文献   
24.
我国目前的德育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 ,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应从传统道德的继承、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伦理道德的发展三方面对德育内容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5.
单一的认识关系已无法涵盖新时代下日益复杂的师生关系,对此进行重构已势在必行,我们要摒弃知识授受的师生关系,确立平等对话的交往关系,实现师生间交往的畅通和对话的高质有效。  相似文献   
26.
继长篇小说《拉萨红尘》后,白玛娜珍的《复活的度母》再度以女性作家细腻与感性之笔,叙述了母女两代藏族女性充满坎坷与悲欢的人生遭遇,小说在时间跨度、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设置中突出了当代青年面临的现实困惑与精神追求。笔者从对小说所载负的多重生命意义进行了解读,尤其对作家隐匿在本文背后的文化现象的思考与追索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27.
以公路桥梁中常见的连续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和数据重构的移动荷载识别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和Newmark方法编写连续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的计算程序,获得桥梁的位移响应;由切比雪夫多项式重构位移响应;由Newmark方法重构桥梁的速度和加速度响应;通过重构的数据采用正则化技术进行移动荷载识别。研究了荷载移动速度、荷载大小和桥梁跨数对移动荷载识别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新时代赋予了红色文化资源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红色文化资源价值重构。通过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构建红色文化资源价值重构的(DSR)驱动机制,从要素、形式、功能、环境四个基本维度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大价值层面对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价值进行重新界定与阐释,进一步实现四个层面价值全面并举与叠加融合的理想状态,由此引发可能产生的新的研究方向与发展问题,为红色资源续写时代发展新篇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虚拟制造模式的动因、内涵和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指出虚拟制造的实质是价值链的重构。以东软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证 ,进一步探讨了虚拟制造对中国制造业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虚拟制造支持条件的分析 ,作者认为虚拟制造是中国制造业发展可供选择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30.
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概念来源于大科学,也是中国模式的组成部分.借助于举国体制,我国实现了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它具有效率上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精神上的"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崇高的精神推动力、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体制上的科学决策等制度优势,但也存在过于强调政府的推动作用、人为的规划引导、国家意志等局限性.重构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需借助均衡治理视角,实现从政府主导型到多元参与型举国体制的转变,注重政府规划性与科学自主性的均衡,发挥政府作用与市场力量的均衡,实现有组织创新与自组织创新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