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8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883篇
理论方法论   308篇
综合类   2269篇
社会学   116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326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2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文明社会以来,科技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类社会不断合理化的进程。以"科技进步"为"新的坐标系",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当今已经成为了"第一位的生产力",并且奠定了当前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基础。然而,科技的"合理性"也正是引发其"不合理"的根源,在追求理性的过程中,工具主义者的理性势力逐渐占据主导,技术理性取代整体的理性成为衡量人类"生活世界"的唯一标准。在哈贝马斯看来,只有建立在交往基础上的更加全面的合理性理论的建构才能实现人类生活世界的根本问题的解答。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以及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反思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的是哈贝马斯对于古希腊时代"逻各斯"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2.
哈贝马斯(Habermas)是当代西方具有影响力的批判理论家,其对修辞学的贡献在于将归属于批判理论的交往重要性进行理论化。他对各种形式的公共性的历史叙述,尤其是18世纪的公共领域的叙述,以及他对交往行为理论的阐述,构成了他对20世纪修辞学理论所作的贡献。本文拟从修辞学的角度探讨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以便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他的理论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3.
64.
以布兹加林教授为代表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成为当前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力量。该学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内涵,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实质和实践失败的深层次原因,批评俄罗斯自由化改革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政治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65.
苏轼的文艺哲学上通文化哲学,下通作品意味,其“随物赋形”“物各有主”的变化多元哲学,是对老庄哲学和郭象哲学批判创造性改造的结果,形成了他“行云流水”的创作观、“诗词互换”的文体观、“物我互动”的天人观,从而体现出中国伟大作家文化哲学、人生哲学、文论思想、作品意味一体化的创造特性。但苏轼的自然性变化的生命观还没有注意到人的文化思想创造多元观,也没有注意到由“物各有主”向“人各有思”的创造性哲学思维的提升,因此我们同样需要通过批判创造性思维审视苏轼的文艺哲学,才能建立具有当代意义的中国文艺哲学和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66.
67.
68.
□主持人弁言:在几十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经历了三期发展:第一期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侧重于理论建构与工业文明的批判;第二期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前期哈贝马斯为代  相似文献   
69.
中国传统文化为毛泽东建党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主要表现对民族文化的时代弘扬,"民本"思想的合理扬弃,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从传统文化视角研究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文化渊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0.
《爱国者》以主人公吴以璜的跨国婚姻为主线,串联起分属不同党派、阶级乃至国家的众多形象,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下再现了特定时代中的个体选择与命运。它不仅塑造中国的爱国者形象,表现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而且将众多日本所谓的"爱国者"置放于狂热与躁动的舆论环境中,揭示他们由天使走向恶魔的扭曲之路,并剖析深层原因,从而更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行。赛珍珠用简约笔法勾勒的日本人群像,既令人信服,又发人深省,充分体现了她对日本民族心理与性格的深刻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