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7篇
  免费   274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339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06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783篇
理论方法论   530篇
综合类   4267篇
社会学   354篇
统计学   7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510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583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629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906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方大旱的思考:灾害与减灾——一项社会学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眼于2001年北方大旱的严重灾情,并在笔者走访北方旱区进行实地调研基础之上,对旱灾的现状与带来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个案剖析和探讨,然后对灾害及其问题从环境社会学视角、福利社会学视角、发展社会学视角进行了考察,指出对灾害及其问题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并从灾害社会学的涵义、基本概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核心理念方面对灾害社会学作为一个新范式进行了阐释,最后简略地提出我国在减灾过程中忽视的三个方面: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考虑、绿色GNP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成立减灾综合管理和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2.
庸俗社会学的木质,在于无视艺术规律,取消中间环节,把文艺这一精神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结构直接关联,从而对文艺的性质、功能作出简单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胡秋原是中国文论界从学理的层面.对庸俗社会学作出深入剖析的第一人。其理论资源,来自于普列汉诺夫的“中介论”。他对弗里契《艺术社会学》“图式化”弊端之批评,亦发时人所未见。其地球“自转”与“公转”之喻,表明了他对文学“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洞见与把握,并给后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13.
萧红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与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作家相比,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没有局限于知识女性的狭窄视野,避免陷入女性文学的精英主义误区,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著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态和人生悲剧;第二,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来描绘普通女性生存真相并对她们寄寓着深切悲悯,体现出独立、清醒、深刻的现代女性意识;第三,拓展、丰富、深化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内涵,提高了其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农村,大年三十的黄昏和正月十五,人们都要为逝去的人上坟,以寄托哀思,表缅怀之意。但是,这原本应该肃静和庄重的场合,近年来却变成了热闹喜庆、人声鼎沸的场面,这种哀悼文化在乡土社会中的变迁,蕴藏着深刻的社会涵义。在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里,人们较为看重一个人生命的结束,无论什么人,一旦生命完结,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词作 ,无论是就其思想还是就其内容而言 ,都处于当时的主流文学之内 ,为时代所限 ,她本人也不具备当代女性那样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在男性作者占绝大多数的宋代词坛上 ,李清照的女性身份及其词作的女性视角和话语 ,使她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历史价值 ,在真实地展现女性生命体验这一点上 ,又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另一境界。  相似文献   
16.
冯梦龙《山歌》的女性话语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女性视角来解读晚明时期的《山歌》,其充满一种女权主义的隐喻,是在封建伦理式微前夕男权中心的退位及女权意识的崛起在民间的映证。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经过系统修改在我国颁布实行后,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日益完善,更趋向于合理。但在具体考量刑事司法制度变革是否深入的问题时,证人怠于出庭逐渐成为衡量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对此问题的探究,不能仅站在国家管理者的高度凭惯性思考,需要研究者超越历史的局限,从证人对自身重大利益的关切,以及社会强势群体的示范导向和人情社会的惰性阻碍着眼,加以理性地批判。  相似文献   
18.
童年意象的运用是王安忆小说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成长中的儿童"是王安忆小说中特有的形象.以儿童形象为象征载体进行文化批判是对童年意象的出色运用.儿童视角的发掘使王安忆的小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也使细节化呈现文本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文本的精神内涵完美地结合起来.儿童视角的运用还让作家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界,保持了独立、警醒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在人权研究问题上从最一般的宏观意义上论述的多,缺少具体化的研究.本文从人权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具体化的必要性、变革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视角等方面做了初步论述,以期引起研究者在此问题上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校长专业成长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反思性实践是校长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批判反思又是反思性实践的重要策略。本文内容包括反思性实践的概念、策略以及批判反思与校长专业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