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抵押权是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担保物权,然而,由于我国抵押担保制度的不够完善及相关法律制度价值取向的偏差,抵押权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诸如抵押权实现的途径不明、抵押权实现的具体方式匮乏、没有确立抵押权追及力、租赁权对抵押权的影响、法定优先权对抵押权的冲击、行政土地使用权的收回权对抵押权的剥夺等法律障碍.为充分实现抵押权的制度功能,我国应当进行相应的法律完善.  相似文献   
14.
抵押是一种有效的贷款担保方式。在以大宗建设用地使用权、建筑物、机器设备抵押并需要在一定期间内连续多笔发放贷款的信贷业务中,最高额抵押是应运而生又法律定设的一种再合适不过的抵押担保方式。这也是近代以来许多国家的民法典所确立的一种特殊的抵押权制度。最高额抵押贷款不仅手续简化,方便快捷,也满足了连续性贷款办理风险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草案已经通过了,其中有不少完善的地方,但作为物权中比较重要的抵押权部分,却始终没有突破抵押权附随性的传统框架。从抵押权现代化发展历史谈起,介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抵押权独立化、证券化的过程、价值及所需的特殊制度设计,并对我国物权法第五稿中有关抵押权的立法作了评述,分析了我国是否适合引入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6.
抵押权是担保物权中最为主要的制度。抵押权制度中抵押合同的法律性质、设立方面的问题及抵押权效力范围问题是中韩两国抵押权制度值得比较的部分。关于抵押合同的法律性质,因为对物权行为的不同理解,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对此中韩两国都采取了相似的处理方式。抵押权的效力范围、有关第三人利益的方面,中韩两国的法律规定有一定区别。尤其是关于登记方面,因为两国的登记制度的差别,对于第三人相关的登记事项有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7.
《民法典》第406条第2款中“可能损害抵押权”的抽象表述致使其认定标准不明,存在授权式法律漏洞。既往之司法裁判对其认定主要存在三种标准:转让行为本身有损抵押权、转让行为违反禁止让与特约、转让抵押财产未通知抵押权人。但在解释论层面均存在无法消弭的解释障碍。合理之认定方式在于,构造出抵押权的行使与抵押权受偿范围的基本框架,对可能损害抵押权这一要件进行要素化解构,提取抵押权实现成本与担保权益范围的比例性、抵押权追及力的限度、抵押权的受偿范围等弹性化的评价要素。抵押权损害风险的认定应自两个层次展开:一是抵押权的行使障碍,表现为抵押权追及力消灭与抵押权追及力受阻;二是抵押权的受偿范围减损,表现为抵押财产价值严重减损以及抵押财产以无偿或不合理低价的方式转让。  相似文献   
18.
论抵押权的追及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动产、交通工具、其他动产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特点各不相同,因而设于不动产、交通工具 、其它动产上的抵押权的追及效力也不同。抵押权的追及效力止于交易安全,只及于抵押物 的代位物。  相似文献   
19.
于秀群 《经营管理者》2011,(1X):249-249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法律构成,对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五个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然后分析了建设用地使用权内容的理论构成,对世界上现在流行的划分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我国理论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重复抵押作为一种特殊的抵押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完全禁止重复抵押不仅与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悖,而且也远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对重复抵押也不能完全放任,而应按照一物一权原则进行严格的规范,同时完善抵押权登记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加强对后序抵押权人的保护,最大可能地避免重复抵押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