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60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81.
"这个长假的教训深刻,种种乱象暴露出来的问题警示相关部门,一项牵涉面广的公共福利政策,出台前如何多方考量,科学研判,做好充分准备,只有把问题和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各项部署和预案要准备得更周全些,才能把事办好。"  相似文献   
682.
弯腰     
《阅读与作文》2007,(5):26-26
在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耶稣带着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看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  相似文献   
683.
让我试试     
《阅读与作文》2007,(6):27-27
19世纪末的一天,伦敦的一个游戏场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演出。突然,台上的演员刚唱两句就唱不出来了,台下乱得一塌(tà)糊涂。许多观众一哄(hōng)而起,嚷(rǎng)着要退票。剧场老板一看势头不好,只好找人救场,谁知找了一圈也找不到合适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84.
中庸心理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之一。从显性的谦虚原型结构的视角出发,以一般人所取得的一般成绩或贡献为中庸典型,揭示出隐性中庸原型结构的存在以及谦虚和中庸原型结构之间存在的相对稳定的对应关系。在日常交际中,一般要遵循这种对应关系,才符合汉民族的中庸文化心理,语言才显得很得体。如果打破这种对应关系,就会引起言语上的不得体,甚至引起会话含义的产生。从中庸心理原型结构出发,可以归纳出谦虚话语的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68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及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被不少学者视为马克思倡导的分配正义原则,但这种解读越来越受到质疑,因它不仅与马克思在该文本中对“平等的权利”“公平的分配”的批判多有相悖,而且诠释为分配正义的汉译也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时代印记,未能体现法语、德语原文表达的原意。结合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图景,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被译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文,更宜译为“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且与其将它理解为分配正义原则,不如理解为个性原则更合适。  相似文献   
686.
班主任常常被称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班级的工作做好了,整个学校的工作就做好了。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压力大,辛苦,比起其他老师肯定要多失去很多东西,但任何事情的利弊都是相对的,“得”与“失”是对立统一的,有“得”就有“失”,有付出就有收获。  相似文献   
687.
自制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亚里士多德把自制界定为处于德性与恶之间的品质,把自制作为达到德性的中间性环节。亚里士多德以对苏格拉底无人不自制观点的回应为主线,主要论及自制与知识、自制与不能自制、自制与节制、自制与明智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对知识的分析中解决了自制和不能自制的疑难,强调了自制与节制、自制与明智之间的联系。理清自制的性质与定义后可见,自制是一种依靠理智使其自身不适当欲望遵循逻各斯的好品质,它使人们在习惯修养中达到节制的德性,并能使我们在好的城邦中生活得好。  相似文献   
688.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力图提供道德得以可能的论证,完成为道德奠基的工作。他认为以休谟为代表的感性论实质上是把道德的根据放在经验上,让道德遵循经验的原则,从“经验”来解说道德。在批判“经验”的同时,康德对传统的理性主义伦理学也进行了彻底地改造,以先验演绎的全新方式为人们展现道德的根据、原则之图景。同时,他还在自己的体系中试图合理解决道德观念与道德实践即道德的超验部分和经验部分的分歧和隔离。康德在论证道德时所提出的问题,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伦理学探讨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89.
孔子由总结上古政治经验而确立“德位合一”理想,并从“以德得位”信念出发追求该理想的实现。孔子的“无位”结局使孟、荀在坚持与发展“德位合一”理念时,不能不对孔子“无位”予以正视与解释;孟子、荀子在对孔子“无位”事件的解释中,将理想实现或归于天意或或归于时运,这在弱化或取消“德”、“位”结合之必然性的同时,强化了儒者以“德位合一”为理想、以修德为务、以等待为特征的身份意识。  相似文献   
690.
凡夫唐 《现代交际》2004,(10):52-53
我是广州一家杂志社的文字编辑,今年已经27岁了。先生就职于一家合资公司,年前被派驻海外工作,一年难得回来几次,我又不肯丢下工作跟他去做全职太太,便过上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我们夫妻的收入都不低,可“单身贵族”生活对于未婚女性来说也许是潇洒的,而对于我这个已为人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