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0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460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塞缪尔·理查逊的《帕梅拉》和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这两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有着鲜明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但是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通过解读两位女人公的个性化语言来彰显其不同的性格,指其命运的悲喜与其性格因素是牢牢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752.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及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被不少学者视为马克思倡导的分配正义原则,但这种解读越来越受到质疑,因它不仅与马克思在该文本中对“平等的权利”“公平的分配”的批判多有相悖,而且诠释为分配正义的汉译也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时代印记,未能体现法语、德语原文表达的原意。结合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图景,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被译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文,更宜译为“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且与其将它理解为分配正义原则,不如理解为个性原则更合适。  相似文献   
753.
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的原因;又列举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四大历史功绩,肯定这支部队的"得".  相似文献   
754.
从“亲亲相隐”的合理性看现代中国证人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亲亲相隐原则的内涵及其发展 (一)亲亲相隐的内涵.亲亲相隐原则,又叫"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指亲属之间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  相似文献   
755.
莎翁名剧Romeo and Juliet的曹禺译本是兼具舞台演出和阅读双重功效的优秀译本。将此译本与其原创作品和该剧的梁实秋、朱生豪译本比照,发现该译本中“把”字句的使用频数在三个译本中最高,并远远高于汉语文学原创语料和曹禺本人同时期剧作。通过对剧作内容的深入考察可以发现译作中“把”字句的高频使用与剧中具体场景中的典型言语行为息息相关,是表现剧情发展的重要句式。“把”字句的语义基础和结构特征能很好地展现莎翁的铺陈华关、富含修辞、动作性强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56.
带"得"程度补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而重要的句式,其结构和语义上的特殊性引起了汉语语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句法、语义、语用和认知等角度对这一句式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法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展,对该句式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本体方面,而是应该顺应学科发展的新形势,加强该句式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57.
论道德回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西方古代伦理思想与社会生活都浸渗着德得相通、德福一致的思想,现代社会力图实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这种道德回报的思想与做法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系统的认识、阐述和宣传,实践中也远没有达到自觉、规范与统一。从实现道德的最终目的、保证伦理公正、建立良序社会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建立良性的社会道德赏罚机制。  相似文献   
758.
周红 《云梦学刊》2006,27(1):132-136
"把"字句是人类从致使者视角观察致使情景形成的,表达的是正向致使."把"字是一个特殊的介词,具有正向引发性.根据致使力传递的方向和意识性以及致使结果的隐现,可分出外向和返身、有意和无意、显性和隐性三对"把"字句."把"字句的句式具有以下特征"把"字句具有两种不同方向的组合;致使者的强施力性和被使者的强受力性;"把"字句的语义重心是被使者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759.
"得"的语法化动因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助词“得”字的历时演变,“得”表义虚化的语法化过程。并且着重讨论了助词“得”生成的语法化诱因和机制:句法位置的变化,组合关系的变化,句法功能的变化,隐喻及词义变化,重新分析,类推,泛化以及语言的外部力量。  相似文献   
760.
本文通过对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三种句类中把字句里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语法意义的考查 ,得出把字句中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具有与述补式短语相似的结果意义这一结论。同时总结出把字句中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这一语法意义的三个特点 :1、结果的实现是非瞬时的。2、结果的程度、状态是不明确的。3、动作的短暂性、随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